材料 风雨一甲子,辉煌六十载。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原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60年来,在中央的特殊关心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翻了上百倍,创造了六十年越千年的人间奇迹。今天的西藏,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巩固、各族人民安居乐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
请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关于民族问题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说明西藏自治区取得显著成就的主要原因。
19世纪照相技术的发明,直接导致了电影这种崭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20世纪中叶电视机的发明,使得“电视连续剧”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艺术品种;电脑的出 现使“网络语言”
盛一时;手机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2004年6月,广东作者千夫长创作的国 内第一部手机短信连载小说《城外》出笼,短信写手戴鹏飞的新书《谁让你爱上洋葱的》也同时面世……
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论述题)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中西交往源远流长。海纳百川,广交朋友,兼收并蓄,这正是中华文化连绵不断的源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呈现出强劲的交流势头,日益形成一种 “你中
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化格局。
材料二 我国著名人文学家费孝通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应怎样对待文
化的多样性,其原因有哪些?
“中法文化年’’是1 9 9 9年和2 000年中法两国国家元首在互访时共同确定的。2 0 03年1 O月至2 004年7月在法国举办了中国文化年。200 4年1 O月至2 00 5年7月,以“以人为本和革新”及“浪漫与创新”主题的法国文化年在中国举办。你认为举办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有什么意义?
(论述题)
材料一 与其他世界古老文明相继衰落、消亡或中断所不同,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
具特色的辉煌历程,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具有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 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经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正在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1)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源远流长?
(2)结合材料一、二回答,我们作为青年学生能够为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做些什么?
2005年4月22日,胡锦涛主席在亚非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上,我们亚非国家要成为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合作伙伴。要发扬亚非会议求同存异的优良传统,倡导开放包容精神,尊重文明、宗教、价值观的多样性,尊重各国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主权,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 一个和谐世界。
(1)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2)你是如何理解这些中华文化特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