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城市住宅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住宅区的形成分化在工业革命以前已经出现;
B.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是相邻发展的;
C.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联系,高级住宅区则与文化区相联系;
D.高级住宅区往往与低地相联系,低级住宅区则与高坡相联系;
读“木桶效应(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下列各题。
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
A.8000 | B.10000 |
C.6000 | D.4500 |
如果用a表示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应是()
A.a<b<c | B.c<b<a |
C.b<a<c | D.a<c<b |
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 | B.山东——光热资源 |
C.黑龙江——矿产资源 | D.内蒙古——水资源 |
读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省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下列各题。若两省土地利用现状合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适宜发展牧业和渔业 |
B.甲地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
C.乙地宜发展生态型立体农业 |
D.乙地宜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
若乙省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①湖泊调节气候功能减弱②洪涝问题更频繁
③土地荒漠化加剧④河口三角洲减小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相对于“内含式”而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取“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直接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高 | B.人口数量多 |
C.人口密度小 | D.经济发展水平快 |
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
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 B.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
C.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 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
读某市产业结构变化表,回答下列各题。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生产总值(亿元) |
|
2007年 |
0.1 |
50.1 |
49.8 |
6962.63 |
2008年 |
0.1 |
48.9 |
51 |
7806.54 |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8年该市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产值不变 |
B.该市的产业结构已由以第二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
C.2008年该市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
D.该市产业结构已经优化,不需要进行产业转移 |
下列为该市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起重要作用的部门可能是()
A.电子工业 | B.生物制药 |
C.金融、物流 | D.花卉、园艺业 |
目前,该市土地、空间、能源、水资源、环境承载力已达“饱和”状态,若要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因此下列关于该市今后发展措施中合理的有()
①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②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③加大科技投入,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④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空间不足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规划图,图中城市布局合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从工业联系的角度考虑,在该城市规划一个机械工业区,适宜的地点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若在该城市中规划一个高级住宅区,则下列地点适宜的是()
A.① | B.④ | C.⑤ | D.⑥ |
图中①地更适宜发展()
A.高档酒店 | B.文化区 | C.行政区 | D.绿化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