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记者到延安采访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称延安是“思想工厂”。这里的“思想”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等问题 | B.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重要文章 |
C.强调了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 D.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渗透的思想——反传统:赞美爱情,呼唤女性人权,提倡男女平等,批判禁欲主义,贬斥奸臣贪官,展示商人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这一文学作品最有可能是
A.“三言”“二拍” | B.《雨霖铃》 |
C.《念奴娇·赤壁怀古》 | 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举考试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
C.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 |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
黄宗羲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1663年出版的著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的主要共同点是
A.批判封建专制、提出民主思想 |
B.构建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 |
C.主张法治,反对礼教 |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
有学者评论某思想家时说:“以其对策,开创了儒家伦理政治理论步入政治殿堂的历史。”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黄宗羲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认为“礼”是“国之干”,坚持以“礼”作为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依据。这里的“礼”主要是指
A.风俗 | B.贡赋 | C.礼仪 | D.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