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
A.百团大战 | B.平型关战役 | C.太原会战 | D.台儿庄战役 |
洪秀全定都南京后,规定只有太平天国编纂和“旨准颁行”的“真道书”才能在世上流通,“当今真道书者三无他,《旧遗诏圣书》(《圣经旧约》)、《新遗诏圣书》(《圣经新约》)、《真天命诏书》也”,其他所有的书都在查禁之列。由此可见他
A.彻底排斥中国传统的文化 | B.赞赏西方的宗教和政治制度 |
C.未能摆脱皇权思想的影响 | D.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愚民政策 |
明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论述道:“人聚于乡而治,聚于城而乱。聚于乡则土地辟,田野治,欲民之无恒心不可得也。聚于城则徭役繁,诉讼多,欲民之有恒心不可得也。”这种认识产生的主要背景是
A.佃农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 B.小农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
C.市民阶层争取自身权利 | D.城乡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
据《明史·儒林传序》记载,嘉靖(1521-1566)以后百余年间,“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李贽挑战儒家价值标准和权威地位 |
B.王阳明的心学成为显学 |
C.明朝国内矛盾尖锐,统治危机加深 |
D.“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 |
钱穆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 | B.隋、唐 |
C.宋、元 | D.明、清 |
北宋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古代纸币的兴衰表明
A.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 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 |
C.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 | D.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