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种外交、军事与技术上的有限现代化努力,缺乏相应的体制和思想变革,无法振兴国家,并使之成为现代政权。”符合这一论述的历史过程是
A.从禁烟运动到鸦片战争 | B.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 |
C.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运动 | D.从《辛丑条约》到清末新政 |
16~18世纪,在美洲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新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美洲社会进步 | B.美洲国家独立 | C.工业革命扩张 | D.欧洲殖民扩张 |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
B.欧洲/文明相同,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
对新航路开辟起决定作用的是
A.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B.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
C.欧洲各国社会矛盾激化 | D.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 |
对比图2与图1,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空间的限制被打破 | B.“草市”盛行,集镇兴起 |
C.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 D.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完全取消 |
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
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 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禁绝一切对外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