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共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进京赶考”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
A八七会议 B工农武装割据 C遵义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将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关系结合以强化王权 |
B.通过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
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 |
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
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次局部战争示意图。这次战争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为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了最初的隐患 |
B.阿拉伯国家遭受领土和人员重大损失 |
C.“石油武器”运用,引发西方世界经济危机 |
D.美苏开始“填补真空”,走上中东角逐前台 |
1936年《反共产国际协定》签订后,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这是我们度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惟一方法。”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实质是德国准备发动战争,夺取世界领导权 |
B.为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作了准备 |
C.德国以此为幌子建立三国轴心同盟 |
D.德国企图迷惑“凡尔赛诸国” |
《国际联盟盟约》宣告:“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以上内容主要体现国际联盟的
A.“维护和平”原则 | B.“集体安全”原则 |
C.“委任统治”原则 | D.“公正民主”原则 |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以下关于孙中山先生奋斗的业绩,叙述正确的是
A.为推翻清王朝统治,率革命党发动武昌起义 |
B.为防止袁世凯独裁,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
C.为推动民主革命发展,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
D.为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领导进行北伐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