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我国党和政府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时代背景是(   )
①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
②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③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④中国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克思说:“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的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下列各项中,能与马克思这一观点相印证的是(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第三产业的兴起
C.“福利国家”的建立 D.“新经济”的出现

不同的经济模式折射出不同经济学派的经济学说。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始终存在着两大相互对立的经济学说——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它们()

A.看似相互矛盾,但目的一样
B.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看法一致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始终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1933年5月,罗斯福政府颁布了《农业经济调整法》,该法令在农村被称为“犁棉苗法令”。根据该法令,政府缩减了数千万英亩耕地。美国政府采取减耕减产这一措施的目的是()

A.优化农村环境 B.给农民提供补贴
C.提供就业机会 D.提高农产品价格

下表是根据(美)埃尔德的《大萧条的孩子们》整编。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家庭收入的变化
社会阶级
1929年的收入
1933年的收入
中产阶级
﹩3000
﹩1478
劳动阶级
﹩2780
﹩1118


A.政府干预失灵B.经济危机深重
C.福利国家破产D.自然灾害频繁

进入近代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

A.电影电视 B.电报电话
C.报纸杂志 D.铁路交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