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两会”前,人民网对“两会热点话题”开展调查,调查结果(局部)见下表。
网上调查 |
网下电话调查 |
||||
热点话题 |
得票率(%) |
排序 |
热点话题 |
得票率(%) |
排序 |
社会保障 |
52.4 |
1 |
房价调控 |
37.6 |
1 |
收入分配 |
38.1 |
2 |
食品安全 |
33.9 |
2 |
医疗改革 |
22.1 |
3 |
物价问题 |
32.5 |
3 |
注:网上调查的参与者以中青年人为主,其中既有非农业户籍人口,也有大量农业户籍人口;网下的电话调查对象则集中在城市居民。据此回答题。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一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B.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
C.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 |
D.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
从孟子的“民贵君轻”到唐太宗的“君存百姓”再到谭嗣同的“民本君末”,民本思想的内涵不断变化,“以人为本”的内涵也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从认识论角度看,这说明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中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积累,社会发展的轮子进入城镇化是早晚的事,顺理成章。但是,城镇化又不是件一口能吃个胖子的事,任何主观的城镇化规划,都不免有违背自然发展规律之嫌。材料想告诉我们的唯物论道理是()
A.有量变就有质变 |
B.认识具有反复性 |
C.实事求是,做到客观要与主观相符合 |
D.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
2014年7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日前印发通知,在全国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艺活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习近平指出,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这说明()
A.意识活动是人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
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这表明()
A.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
B.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创新 |
C.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
D.理念创新源于人们的深刻反思 |
“画孰最难”的命题出自《韩非子》,结论是“犬马最难”,而“鬼魅最易”。画鬼魅最易是因为()
①鬼魅根本不存在,拓展了人们的能动创作空间
②鬼魅不像犬马有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
③鬼魅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鬼魅是虚幻的,只存在于人的灵魂深处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②③ |
2014年北京APEC会议的会标用21根彩色线条,描绘出一个多彩的地球的轮廓。21根线条代表了亚太经合组织21个经济体,里面包含了中国天坛的造型,象征着世界的多元美好、开放包容和融合发展的美好愿景。会标的设计体现了一个多彩的地球的轮廓。21根线条代表了亚太经合组织21个经济体,里面包含了中国天坛的造型,象征着世界的多元美好、开放包容和融合发展的美好愿景。会标的设计体现了()
①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庄子·外篇·秋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与惠子游于溱(hao)梁之上。庄子曰:“儵(shu)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
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
C.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