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读者给某报编辑的信件(部分)。该信件透露了一位女性在消费上的困惑与无奈。
老公月收入6000左右,我月收入2000,基本固定。2009年购房一套,月还贷1350元左右,生活费月支出1500-2000元左右(基本控制在1800元),买房从父母处借8万元,至今没还。明年准备要孩子,存款一分没有。每月的收入基本月月花光,我们该怎么办?急死了!!
在购物上,只要听说某一商品是名牌便忙不迭地掏“腰包”,买到手往往就后悔;为了追求健康,就跟着保健品广告走;为了贪图便宜,买到“批发价”,即使不需要那么多商品,也硬着头皮多买;跟风送“人情”,往往一掷千金;为展示个性和与众不同,物品的更新换代加快。
(1)请你对该女士的消费状况加以点评。
(2)请你为该女士的困惑指点迷津。
杨振宁教授认为,美国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兴趣,从学生兴趣出发进行不规则训练,学生的学习是东蹿西跳的方式。而中国教育强调专业训练,强调按部就班的扎实的训练。美国教育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中国教育致力于学生共性的养成。
(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8分)
(2)请结合上述哲理,谈谈上述材料对我国现代教育的启示。(6分)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尊重和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社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政治发展规律等等。这些规律昭示人们,只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类文明才能进步,违背了这些规律,社会发展必然出现问题。(8分)
(1)规律的含义是什么?
(2)规律客观性的表现?
发展的实质是什么?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必须做到哪几点?(8分)
节约已成为当今时代的热门话题,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下面是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对节约的谈话摘录。
甲院士:要节约资源,一个重要问题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要反对重复建设。比方发展旅游业,有些地方的政府领导人就“好心办了坏事”,他们的初衷是想发展经济,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资金不足、交通不便、景点单一等情况,只凭局部的、片面的、静止的信息来进行投资决策,结果“花了大钱,搞了个摆设”。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在景点开发方面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导致投资冲动,形成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乙院士:建设节约型社会,不是说我们不要消耗。社会要发展,人们要生活,没有消耗是不可能的。问题是怎么消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在发展中进行资源节约,要坚持在资源节约中提高经济效益,而不是相反。
联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 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3) 地方政府在旅游区的建设方面,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提供新就业岗位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