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物质(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Cl2(HCl) |
将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
B |
CO2(SO2) |
将气体通过盛有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
C |
FeCl2(FeCl3)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 |
D |
SiO2(CaCO3) |
加入盐酸后过滤 |
T℃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 v(X)=0.3mol/(L·min) |
B.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 |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 |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
现有强酸甲溶液的pH=1,强酸乙溶液的pH=2,则酸甲与酸乙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不可能的是( )
A.2∶1 | B.5∶1 | C.10∶1 | D.20∶1 |
某化学反应其△H=" —122" kJ·mol-1,∆S=" —231" 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
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已知反应:①101kPa时,C(s) + 1/2O2(g)=CO(g);△H1=-110.5kJ/mol
②稀溶液中,H+(aq) + OH-(aq)=H2O(1);△H2=-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碳的燃烧热用△H3来表示,则△H3<△H1 |
B.若碳的燃烧热用△H3来表示,则△H3>△H1 |
C.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