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来做“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将A、B两烧瓶的锰铜合金丝和镍铬合金丝串联接入电路,其目的是控制 相等.
(2)随着时间增加,两瓶中煤油温度都逐渐上升,说明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 有关.
(3)已知镍铬合金丝比锰铜合金丝的电阻大,通电一段时间后,烧瓶 中的煤油温度上升快(填A或B).由此,小明得出结论:通电时间一定,电阻越大,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4)另一个同学指出小明的结论不严密,请你将小明的结论补充完整: .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 ;
(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和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
为了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在家里找到了一块海绵(如沙发垫)、一个方凳、一个铁锤(或其他重物),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凳腿朝下放在海绵上,如图 A;②在凳上加一铁锤,如图 B;③将凳面改为朝下放在海绵上,并加上铁锤,如图 C。
根据小明做法及图中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选用海绵而不是其它像木板的材料。
(2)由图A和B可得结论:。
(3)由图B和C可得结论:。
(2)由A、B和C实验可得结论。
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分别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的__________相同。
(2)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____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慢。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小明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做运动。
(1)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N。 由图(乙)、(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的表面粗糙些(铜块或木块)
(2)实验时,小明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正确方法拉着弹簧测力计,则测出的摩擦力实际摩擦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实际操作时,手拉着弹簧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比较难做到的,因而测力计的读数不一定等于摩擦力的大小。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方法,确保测力计的读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写出你的做法(画图或文字说明):
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 钩码质量(g) |
0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400 |
| 指针位置(cm) |
2 |
3 |
4 |
5 |
6 |
7 |
7.5 |
7.5 |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_________;
(3)小华作出了如下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