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开始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了新变化,资产阶级革命推出了英国、法国、美国等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开始了近代化进程。20世纪的中国,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材料二:“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白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整个社会却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欧美国家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新变化具体指什么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为何清王朝在鸦片战争后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觉悟了的少数人是怎样学习西洋的?
(3)材料三中“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冲破传统文化的束缚而掀起的运动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贫穷、落后的国情,党和政府采取怎样的经济措施推动我们工业化的起步?
(5)你从中国艰难、曲折的近代化历程中得到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度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
材料二: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迷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付滥用这项自由负担责任。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出自什么法律文件?
(2)材料一中的法律文件制定的目的及其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它是何种政治体制确立的标志?
(3)根据材料二与材料三,指出两则材料休现的共同思想是什么?这种思想受到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
只有对经济体制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1)将下列图片中的人物与其对应的国家和政策连线。(请考生在答题卡上将与图片对应的字母进行连线)
A-----;B------;C-------(2)历史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针对中美苏三国的经济改革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是三个同学的回答:
细心的同学们,甲乙丙三位同学都犯了一个错误,请将出错处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并将正确内容填在横线处。
甲();乙(); 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改变。
探究一:一战结束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两次会议的召开确定了战后国际“新秩序”;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1)这个“新秩序”是指什么格局?
(2)二战后形成了什么世界格局?此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写出上文所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
探究二:近年来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各国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4)这表明当今世界格局正朝着什么趋势发展?
(5)决定当今世界国与国竞争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探究三: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随着政治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也呈现全球化特点。
(6)谈谈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这样一个国家,虽然它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1942年,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摘自中学历史
材料三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前往迎接。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材料四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4年1月份宣布将美军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3月8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卡特称美军未来几年将在太平洋地区部署60%的海军军舰,包括再增派一艘航母。
——环球网报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作为大国崛起过程中的两件大事。(2分)
(2)材料二中,中美等国这次合作的结果如何?在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下,中美等大国之 间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协商、合作(试举例)。(2分)
(3)材料三和材料四,美国人的手两次“伸过’太平洋会给中美关系带来什么不同的影响?(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梁启超曾说“欲知中国近史者,不得不曰李鸿章。”一百多年来,国人对李鸿章毁誉不一。有的赞其为“开启近代化的改革者”,有的则贬之为“卖国贼”。
李鸿章大事简表(部分)
序号 |
年份 |
主要大事 |
① |
1863年 |
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人才 |
② |
1865年 |
创办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 |
③ |
1872年 |
创办民用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 |
④ |
1875年 |
着手组建北洋海军,加强海防 |
⑤ |
1895年 |
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
⑥ |
1901年 |
代表清政府与英、美等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 |
根据上表回答问题:
作为改革者,他的变革行为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推动作用?(2分)被贬为“卖国贼”,其外交行为的结果给中国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