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并将其解释为民族复兴之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一起来探寻中华民族的“追梦之旅”吧!(10分)
【破碎的梦】
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炮声摧毁了大清王朝的沉梦,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撕碎了中国美丽的山河。                       
——《复兴之路》第一章《山河祭》
(1)请回答:清政府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约的哪一规定,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分)
【梦醒时分】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国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其中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这次是败在近邻的手下……
(2)第三次灾难之后让某些中国人有所惊醒,之后他们采取什么行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1分)
【圆梦之旅】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奋斗之梦】
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4)材料中所述正确的革命道路是指什么?(1分)
【富强之梦】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5)材料中“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以此为开端,中国人民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带来了“光明前景”?(2分)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被称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1992年他在南方的谈话,促成中国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为改革开放打开新的局面。
(6)材料中“新的经济体制”是什么? (1分)
(7)试举出新中国成立以来能体现我党“创新精神”的例子(至少两个)。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现代史综合题 世界近代史综合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阅读下列有关报纸的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报纸创办于何地?图二、图三所示报纸分别宣传了哪些主要的进步思想?这些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2)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中学生,我们今天还可以通过哪些大众传播媒体来获取信息、了解社会?面对众多的信息,我们应该持何种积极态度?

美国是一个年轻而又强大的国家。它诞生于18世纪70年代,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位,它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8世纪70年代、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界30年代,美国面临怎样的重大社会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对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实施了什么政策?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3)3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了什么发展时代?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4)从美国的崛起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哪些经验?

欧洲曾是世界的中心,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近现代历史,反映了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展现了人类社会前行的足迹。
材料一 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段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还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大欧洲一直是欧洲政治家的理想。之前,有人试图用武力实现大欧洲的理想。然而历次战争,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以及后来的政治、经济发展趋势,让欧洲一些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欧洲国家必须走正当联合之路,才能实现大欧洲的理想,才能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
材料三

请回答:
(1)14~15世纪,哪一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材料一中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这两场革命中各颁布了什么法律文献?
(3)两次世界大战都爆发于欧洲,他们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4)材料二所指"试图用武力实现大欧洲的理想"的政治家有哪几位?为走上欧洲的联合,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欧洲国家有何重大举措?
(5)材料三漫画形象地反映了当前欧洲面临发展困难,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尽快摆脱当前的困境?

2013年,新中国的年轮将刻上第六十四圈,一个甲子的岁月既有风风雨雨,也有辉煌灿烂。有的学者曾将六十多年的历史分成两段,"前三十年收获的是民心,后三十年收获的是美元(发展经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充分论述和高度评价了"前三十年"对当代中国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具有奠基意义的两件大事:一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二是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材料二上世纪80年代初,齐鲁大地开始"包干到户,包产到户"。少数群众惋惜地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但是更多的人坚信:"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524
20370
10230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1)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取得了哪些"收获民心"的重大成就?(举出两例)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大包干就是好"?
(3)材料三反映出,1978年后,尤其是在1002年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这应得益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这两次会议在经济方面分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名称
(3)为实现革命理想,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什么革命组织?他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