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1776年建国至今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材料一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六、拿破仑和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所担负的责任比拟。  ------杜鲁门
材料二 美国二战初期,美国一枝独秀。20世纪70年代初期,这种局面北打破,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的状况。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四处充当“世界警察”,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请回答:
(1)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所担负的责任”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分别采取的行动是什么?
(2)材料中“三足鼎立”除美国外的另外两足是指哪“两足”?
(3)“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世界经济方面表现为什么趋势?
(4)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5)对美国四处充当“世界警察”的行为,你有何感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历史小论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7年12月1日,“国际儒学论坛·2007——儒学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隆重举行。120多名海外专家学者济济一堂,探寻儒学义理,追寻现代价值,以期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儒学文化在一年一度的研讨会中逐渐扩大影响,慢慢走向世界。使得儒家文化成为人类思想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1)指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我们研究他主要依据什么资料?
(2)儒家学派的思想主张有哪些?他们的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重视?
(3)儒家思想对我们现代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坏并田,开阡陌,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引自《汉书》
材料二“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引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至强。
——引自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得照抄原文)。
(2)在当时的背景下,秦国的贵族、新兴地主、平民各自对商鞅变法持何种态度?清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指出李斯是如何评价商鞅变法的(不得照抄原文)?对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指导意义?

识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图中齐国的国王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图中A处指的是什么战役?此战役后,成就霸主美梦的是谁?
(2)图二中的韩、赵、魏三个国家是由春秋时期的哪个国家分裂而来?战国后期,各国共同对外策略主要围绕哪国考虑?为什么?图中B处指的是什么战役?该战役产生了什么影响?
(3)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与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在本质上有何不同?

问答题
孙中山先生在其《五权宪法》中称“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
请回答:
(1)材料中所指的是中国的什么考试制度?这一考试制度开始于哪一时期?
(2)与根据门第高低选拔官吏的制度相比,这一制度有什么积极影响?
(3)为什么明清以后,这一制度受到人们的猛烈抨击?何时被废除?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子、药材、茶叶及历法、生产技术的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二: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该朝代还有哪位公主嫁到吐蕃去?
(2)材料二提到的是哪个朝代的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喇嘛教首领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五世达赖,还有哪一个受清朝皇帝册封?册封他的是哪位皇帝?
(4)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5)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