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子出入的通道,人们称之为水通道,但水通道到底是什么却一直是个谜。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研究了不同的细胞膜蛋白,经过实验,他证明了一种被称为“水通道蛋白”的细胞膜蛋白就是人们寻找已久的“水通道”。如何验证彼得·阿格雷发现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并回答下面的问题。(共14分,每空2分)
(1)实验探究:
①观察:发现水分子能通过细胞膜。
②问题:水究竟怎样通过细胞膜?
③假设:                                          
④实验:把含“水通道蛋白”的正常细胞和经过处理后       的细胞放在         中。
⑤结果:前者能吸水,后者                 
⑥结论:                                                            
(2)为了进一步验证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彼得·阿格雷又制出两种人造细胞膜,分别做成泡状物,然后放在水中,结果第一种泡状物吸收了很多水而膨胀,第二种则没有变化。请指出这两种人造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是某景天科植物特殊的CO2同化方式示意图;图2是某研究小组利用密闭的透明玻璃小室探究玉米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天影响图1所示景天科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 ,研究表明图1中的植物在白天吸收CO2速率为0,则该植物(填“能”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原因有
(2)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向图2所示的装置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0.5s时,14C出现在C3中;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CH2O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 (条件)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有色液滴的数值表示的是植物体 的量的变化.
(3)将图2所示的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零点开始)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中图3所示曲线.观察装置中液滴的位置,液滴移到玻璃管最右端是在一天中的 时.和d相比,e点时植物细胞中C5含量变化是
(4)若测定真正光合速率则给图2设置对照组方法为

下表为一定量的小麦种子(主要储能物质为淀粉)萌发过程中二氧化碳释放速率和氧气吸收速率的变化数据,据表回答问题.

萌发时间(h)
O
2
4
6
8
12
18
24
30
36
40
C02释放速率(L/h)
3
5
12.6
2l
27.6
42.6
55
55
55
55
55
02吸收速率(L/h)
0
O
7.6
12.6
16.3
17.6
17.6
17.6
22.4
42.6
55

(1)在2h之前,种子的呼吸方式为 .在36h之后种子呼吸的主要方式是
(2)在24h时,无氧呼吸消耗的淀粉是有氧呼吸的
(3)如果以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速率来标量呼吸速率,那么在0~12h,小麦种子无氧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有氧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出现这些变化趋势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大量吸收 有关。

如图为人体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判定该细胞不可能为高等植物细胞的主要依据是有 而无
(2)与神经元内突触小泡的形成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
(3)若该细胞为小肠上皮细胞,则细胞内应含有较多的 ,与其分泌的功能相适应.
(4)同一个体内的肌细胞和肝细胞相比,核DNA相同,RNA不同的原因是
(5)若该细胞为癌细胞,则产生的原因是 发生了改变,细胞表面的 减少而容易扩散.

在群体中位于某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以上、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如控制ABO血型的基因。在家兔的常染色体上也有一系列决定毛色的复等位基因:C、cch、ch、c。C基因对cch、ch、c为显性,cch基因对chh、c为显性,ch基因对c为显性。该基因系列在决定家兔毛皮颜色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

毛皮颜色表现型
金色
青旗拉
喜马拉扬
白化
基因型
C_
cch_
ch_
cc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家兔皮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 种。
(2)若一只金色雄兔和一只喜马拉扬雌兔多次交配后,子代金色:青旗拉=1:1,则两只亲本免的基因型分别为 。基因型为Ccch的雌、雄兔交配,子代为金色兔和青旗拉兔,让子代中的金色兔与另一喜马拉扬杂合兔交配后,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请根据下图所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 符合马缨丹初期疯狂蔓延趋势。这充分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生物 的特性。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 ,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 点后进行。
(3)若环境条件不受破坏,自然界一定空间中的种群数量能维持在图中f点对应的最大数量,称为 ,又称K值。
(4)若图中曲线I、II表示某各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阴影部分所表示的含义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