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欧洲的兴衰”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探究步骤一:【搜集资料】:
(1)、请根据卡片中的“相关提示”,填写“查找类别”中人物和事件的名称
探究步骤二:【解读史料】
【崛起篇】 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三大革命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到19世纪末,……科学不再处于附属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
(2)材料中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哪个国家?到19世纪末,欧洲哪个国家在利用科学“改造”和“创造”工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衰落篇】 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已使欧洲筋疲力尽,……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世界的主导权被两个趁势崛起的超级大国接手。
(3)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 战后形成了什么新的国际格局?(1分)
【复兴篇】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4)根据材料,欧洲联合的历程呈现出什么趋势?
探究步骤三【总结思考】
(5) 综合以上探究活动,你能从欧洲兴衰的历史中得到什么认识?
在近90年的革命历程中,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推进自身建设,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显著提高。结合所学与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我国的建军节来自上述哪幅插图所描述的事件?请直接写字母序号。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图B井冈山会师后组建的军队名称叫什么?这支部队地位如何?
(3)图C的场景发生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在此期间召开的哪一会议被称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根据图D、E,结合教材写出抗战中八路军取得重大胜利的两次战役名称。
(5)图F所示的三大战役中,歼敌人数最多的是哪一场战役?
(6)图G中发射地空导弹的是我国什么部队?该部队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7)综合以上图片,你有何感想?
2015年3月,“三农”问题再次成为“两会”关注的焦点。农业稳,天下安。中国自古就重视农业的发展。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时期 |
农业发展的措施与成就 |
先秦时期 |
战国时期,秦国在四川成都平原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①。公元前356 年,秦国又进行了一场变法,法令规定,国家②,允许自由买卖。这 些措施最终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
秦汉时期 |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汉高祖刘邦和他的后继者们,吸取秦亡的教训,发展农业生产,使社会安定,百姓生活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③ |
魏晋南北朝时期 |
④ 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北朝的 ⑤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
隋唐时期 |
隋朝时, ⑥ 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⑦ 统治时期,农民改进生产技术,制成曲辕犁和筒车,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宋元时期 |
宋朝时, ⑧ 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
明清时期 |
明末 ⑨ 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
综上所述,你认为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⑩ |
当今世界,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共同追寻的目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合作”主题的探究任务。
步骤一:史海回眸──走进历史中的正当合作
(1)2014年距第一次国共合作已90周年,距离第二次国共合作已75周年。举出第一次国共合作中进行合作的事例(仅举一例)。第二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
(2)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挑战的时候,国家间的合作能够化解危机和灾难。二战中,中、美、苏等国共同签署了哪一文件,成立了哪一组织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雅尔塔三巨头”聚会后诞生了哪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
步骤二:图说历史──再认历史中的不正当合作
(3)上述系列图中“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酿成怎样的后果?“北约和华约”的对峙最终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步骤三:反思认知──感悟正当合作的真谛
(4)近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合作举办了各种形式的“俄罗斯中国年”、“中法文化年”、“中意文化年”、“感知中国——韩国行”等大型活动。对于这些活动的举办,你有怎样的认识?
中国近现代外交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材料一: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茫然不知。
——温家宝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产业革命”指什么?材料一中中国对“历史性大变革茫然无知”带来了什么结果?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3分)
材料三:右图《乔的笑》
(3)下图见证了新中国外交史上哪一时刻?
材料四 4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两国至关重要,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至关重要,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习近平接受美媒采访
(4)40多年前推动中美关系改善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中美什么时候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5)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不断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中国强大的力量给一些地区留下了很深印象……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王赓武《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第一次崛起时开通的一条东西方交通要道的名称。
第二次崛起时“……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带动日本进行了什么改革?
第三次崛起时“中国强大的力量给一些地区留下了很深印象”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当乾隆皇帝津津乐道自己的“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时,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天体运行……
(2)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清朝时期我国已落后于西方国家。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落后局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材料三: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动,其意义重大。在上海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肖林看来,这是中国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国家战略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更高层次推进改革开放的积极尝试。
——《人民日报: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引领开放新格局》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农村改革主要实行什么制度?当年,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