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
明。火药把骑士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 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
材料二:“我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我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
──鲁迅
请回答:
(1)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项伟大发明”是经过哪条中西贸易要道、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2)中国三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具体地说,“印刷术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所指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
(3)三大发明在中国遭到冷遇甚至来搞封建迷信,在西方却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对于相同的科学技术却带来不同的命运,谈谈你对科技发明的看法。
历史既给我们许多知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丰富的畅想。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后,
以下四位同学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感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说:“我很荣幸,我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同姓”。请写出该朝代建立于哪个世纪的哪个年代?
(2)乙同学说:“我太自豪了,诸侯争霸中首霸的国家与我同姓。”这个首霸的历史人物是谁。
(3)丙同学说:“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是我的姓。”说说该国是通过什么途径成为最富强的国家。
(4)丁同学说:“我也很自豪,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航海家和一位民族英雄与我同姓”。请写出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功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6年11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此片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各界的热烈讨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大国的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世界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在成为世界性大国的道路上布满艰辛,20世界30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困难,美国和德国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纵观“九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走下飞机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挚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尼克松也动情地说:“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材料二如图,不同时期中美领导人的握手:
(1)材料一中提到中美之间“25年没有交往”,那25年中美之间处于什么状态?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中美两国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2)除中美关系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事业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举两例。(4分)
(3)从中美之间关系的变化,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贞观政要》
材料二 据记载,马可·波罗来到泉州游历时经常看到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等族人结婚的场景。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在位的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并举一例予以说明。
(2)材料一的统治者的政绩是什么?
(3)材料二所述的情况出现在哪个朝代?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种情况导致的最后结果是什么?
1937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这主要是因为苏联人民在列宁的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