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在评价马克思时说:“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如《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逐成有系统之学理;研究社会主义者,咸知此本。”以上材料说明了
| A.孙中山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 |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引起反响 |
| C.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发生实质性转变 | D.孙中山在为国共合作进行思想准备 |
有学者认为,清朝前期中国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政治权力的集中化趋势,其突出表现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严密。这种“控制”得以实现是通过
| A.内阁 | B.军机处 |
| C.议政王大臣会议 | D.八股取士 |
宋朝以前,朝廷内部注重政治的庙堂史学占据主流。宋以后,庙堂史学开始进入民间,有了许多对民间生活的记录。这一变化的推动力是
| A.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兴起 | B.统治者推崇文治 |
| C.国家分裂,中央集权削弱 | D.理学兴盛 |
西周铜器铭文中有“应监”、“艾监”等称呼。在西周王朝的政治体制中,监是由王朝中央派出,负责监督地方的特殊官员。下列官职(或机构)的职能与西周的“监”最为接近的是
| A.汉武帝时的刺史 | B.唐代的门下省 |
| C.宋代的通判 | D.明朝的内阁 |
阅读下表,对表中四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一时期的经济状况分析正确的是1980年—1983年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情况表(%)
| 1980 |
1981 |
1982 |
1983 |
|
| 美国 日本 中国 欧共体 |
–0.3 4.9 5.2 1.1 |
2.6 4.0 3.0 –0.3 |
–0.5 3.2 7.4 0.5 |
2.4 3.0 9.0 0.8 |
A.里根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的经济政策初见成效
B.日本由于“泡沫经济”导致发展速度下降
C.中国的增长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
D.欧共体发行统一货币欧元以应对经济衰退
美国学者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说:“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这一评论针对的是
| A.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B.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
| C.实施马歇尔计划 | D.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