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既要培养权利意识,又要增强义务观念。
(1)感受权利义务
现 象 |
享受什么权利或履行什么义务 |
为防流感扩散,我校由防疫部门组织实施消毒 |
① |
我们尊重班里不同民族同学各自的生活习俗 |
② |
(2)例析法律观点
有人认为,权利是为自己的,义务是为他人的。其实,无论是行使权利,还是履行义务,都是既利己也利人的。请举例说明。
观点A:我享受权利也有利他人。
举例说明: 。
观点B:我履行义务也有利自己。
举例说明: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共精神是公民在社会活动中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及由此产生并共同推崇的原则和精神。要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离不开健康的现代公共活动。
材料二:与西方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共活动多为看大戏、闹红火等,"热闹"成为其原则和标准。中国人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的习惯,似乎与此有关。
材料三:民主选举、讨论规则等活动是培养会共精神的深层次土壤,对公民平等公正意识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校或班级是学生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某班班主任要培养本班同学的公共精神,他应该如何做呢?
初二的小李同学遇到下列几件事情,你认为小李应该如何对待。小李的一天
(1)情景l:同学将擦过桌面的废纸揉成一团,随手扔在小李的课桌旁:小李应该:。
(2)情景2:教学楼里仅一台电热水器,安装在初三年级楼层.不能满足全校学生的饮水。(课间)初三同学后来还排"警戒线",把低年级同学挡在外边。等初三同学打完水,上课铃就响了。小李他们很气愤,在楼道贴出一份宣战书,向初三同学讨个公道。小李他们要解决饮水问题,更好的做法是。
(3)情景3:小李路过一家朝外装有监控镜头的网吧。这时,一阵大风吹来,网吧门口的一(放学) 辆自行车被吹倒,小李便好心去扶,正好自行车的主人出来,以为是小李碰倒
的,对小李大声责怪起来。此时小李应该:。
(4)情景4:小李做手抄报 ,主题是"十八大与社会公平"。他要从下列四幅漫画中选一(晚上)幅,说明这个主题;并从思品教材中找出能体现"社会公平意义"的一句话,作为手抄报相关栏目的标语.
所选漫画:
一句话:
小伟同学习惯将疑问记在一个小本上。下面是其中几个问题,请你帮助解答。
(1)上学不交学杂费,这体现了义务教育的什么特征? |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
(3)除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外,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还有哪些?(答出两种) |
(4)新课标将"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删除了,可老师说这句话的原理还在教材中。这个原理所说的内容包括些什么?(答出两种) |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锻炼高尚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1)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青少年应该在德、智、体等方面做好哪些准备?
(2)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为什么要重视培养创新精神?
某校学生小马向母亲提出购买昂责苹果手机的要求遭拒,偷偷变卖了家里几千元的物品。当母亲责备他时,他却说:"我的同学基本上都用苹果手机,我也想买一个,有错吗?"生活中,被手机绑架的现象越来越多:佳节团聚,长辈们嘘寒问暖、张罗饭菜,儿孙们却不理不睬、不管不问,都在低头玩手机;课堂上,老师们热情洋溢、挥汗如雨,有的学生却低头沉醉在手机QQ聊天、游戏中,老师前来制止,他们竟理直气"撞"……哎!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请你运用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对短文中的现象进行分析。
(示例)小马向母亲提出购买昂贵手机的要求,说明他生活上没有做到艰苦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