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有 ①魏源 ②洪仁玕 ③李鸿章 ④孙中山 ⑤陈独秀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 |
中国传统工艺如蜀锦某些制作工艺在古代就已失传。究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官营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 | B.传统制作工艺难教难学 |
C.国家对技术传承重视不够 | D.传统工艺品市场需求不足 |
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 B.自给自足 | C.脆弱性 | D.连续性 |
《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春秋时期
A.青铜制造业发达 | B.铁器在农业中使用 |
C.畜牧业发达 | D.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
C.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 D.为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阶段奠定基础 |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