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据此判断以下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 )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把信仰本身树立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C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开始人自己同上帝直接对话
D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③ | D.①④⑤ |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有四个中国人在聊天。甲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乙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丙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丁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史实。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
B.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
C.清政府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第二次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历程,最主要体现在中国
A.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 B.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
C.开始向西方学习 | D.反侵略斗争此起彼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