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1991—1993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单位:100亿美元)表,对其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1991 |
1992 |
1993 |
|||
出口 |
进口 |
出口 |
进口 |
出口 |
进口 |
|
世界 |
353 |
355 |
376 |
378 |
375 |
370 |
发达 国家 |
250 |
259 |
265 |
270 |
256 |
253 |
71% |
73% |
70% |
71% |
68% |
68% |
|
发展 中国家 |
103 |
96 |
111 |
108 |
119 |
117 |
29% |
27% |
30% |
29% |
32% |
32% |
A.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全球贸易发展 B.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C.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无足轻重 D.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
A.美洲 | B.非洲 | C.亚洲 | D.大洋洲 |
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上述现象表明明朝时期
①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
③松江等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④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纂要•卷七》中这则史料反映出当时统治者推行的政策是()
A.重文轻武 | B.重本轻末 | C.避战自保 | D.闭关锁国政策 |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
主要反映了()
A.井田制的瓦解 | B.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
C.人口膨胀的压力 |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历史研究要
A.注重探究事实真相 | B.关注古今之间联系 |
C.努力发现全新材料 | D.重视最新史学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