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12·1)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颜渊》12·3)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11·22)填空:(2分,每空1分)
同样是弟子问仁,孔子的答案不相同;子路和冉有问了同一个问题,孔子也给出了不同的回答,这都体现了孔子 的教育方针。在孔子看来,像冉有那样做事畏缩不前,或者像子路那样莽撞冒进,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两者取其中才是最佳状态,这是孔子 思想的具体体现。孔子还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3·3),请你结合选文《颜渊》(12·1),谈谈“仁”和“礼”的关系。
下列各项中,关于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他终于看到纵队的前列从这条街进入广场,不一会儿,一大群人便挤满广场。但除了知道这是一群人以外,在黑暗中什么也看不清。”正是因为加西莫多看不清楚广场上的情况,才误以为他们是来加害爱斯梅拉达的。所以,当那一大群人靠近圣母院时,加西莫多便拼死抵抗。(《巴黎圣母院》) |
B.《哈姆莱特》中鬼魂一角对剧情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的出现改变了哈姆莱特的命运,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哈姆莱特,剧作伊始就以他悲伤而庄严、惨苦而坚定的形象奠定了全剧的悲剧氛围。(《哈姆莱特》) |
C.高老头生病期间,雷斯多夫人来过一次,但不是来看望父亲的病,而是要父亲给她支付她欠裁缝的一千法郎的定钱。(《高老头》) |
D.堂吉诃德把风车当作巨人,结果被风车的翅膀连人带马扫了出去,摔得狼狈不堪。他被经过的邻居看见带回了家,结束了第一次出游。(《堂吉诃德》) |
E.曹操小时候喜好游猎歌舞,他的继母见他整日游荡,非常生气,告诉了曹操的父亲,为此,父亲经常责骂曹操。有一次,曹操在继母面前假装中风,继母忙去告诉曹操的父亲。等父亲来时,曹操跟没事人一样,对父亲说:“大概是母亲不喜欢我,故意这样说我的吧!”从此,父亲不再相信继母的话。(《三国演义》)
简答题
(1)你认为《家》中梅与瑞珏这两位女性的形象有何相同之处?
▲▲
(2)葛朗台是世界文学作品中著名的吝啬鬼之一,请再写出两个吝啬鬼的名字;并举出两例说明葛朗台的吝啬。
▲▲
简答题
(1)你认为《家》中梅与瑞珏这两位女性的形象有何相同之处?
▲▲
(2)葛朗台是世界文学作品中著名的吝啬鬼之一,请再写出两个吝啬鬼的名字;并举出两例说明葛朗台的吝啬。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绵亘超过四千年的文明,也是唯一在这长时间中绵亘使用表意文字的文明;这两个唯一显非偶然。于是,谈中华文明,必得涉及这文明的根源之一——汉字。
在人类学家眼中,文字的发明是文明的一大跃进,堪与比拟的只有用火、产业革命与资讯革命,而使人类从蒙昧至开启犹赖于此。文字的发明让知识可以大量累积。
然而,知识积累固是文字发明对文明的最根本影响;但其作用尚不止于此,它一定程度更影响了文明乃至生命的属性。
谈文字,最自然会想到的是文学。文学并不只是对语言的艺术记录;语言之外,文字本身还影响了文学的形式与内涵,表意文字尤然。从中国诗词的对仗到文言文的精练都与汉字单位、孤字、表意的属性直接相关。表意文字使文字与语言保持了一定距离,让文字能更长于凝练性的表达,成就了中国文学的特殊美感。
书法源自特殊的书写工具:毛笔。不过,更根本地,则源于汉字本身的结构性使图像在规范中又有无限排列的可能,由之乃开展出丰富的线性世界。说中国人的线性美学多缘于此也不为过。
汉字不仅让人可以接续前朝,连历史之原典亦可亲炙。由此,所谓“上下五千年”才不至成为空话。而更甚者,就因语、文一定程度的分家,语言之分歧乃不直接导致族群的分歧,否则,以中国地缘之大、地理之复杂,若用拼音文字,怕不早已分成几十个国家!也因此,中华文明既能一统——保有稳定的共同根基,又能发展各地的特质,形成 “一元性与多元性的并存”的局面。这一切则都与书同文、语多样的历史紧密相关。
谈汉字,在美学、文化外,最终也更幽微的,是它与中国人认知思维和感悟的关联。孤字、图像化、凝练性,不仅在艺术上长于意象的表达,在认知上更具备直观、整体掌握的特质。汉字不因语音的连续阅读而得,观者是直就图像而起。中国哲学之常直接以拈提触发生命,不在哲理辨析上着眼,就与此有关。而禅之所以能在中国大放异彩,也因它拯救发挥了这个特色。
汉字的种种与中华文化如此相关,因此对汉字的看法常就直接反映了我们对自己的态度。“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力图使语、文合一,固是对语与文过度分离导致文字僵化的反抗,却也因此未能看到语与文分割对中华文化所起的根本影响;极端者欲将中国文字拼音化,更可以说是在刨自己文化的根;而即便到中文电脑出现前的晚近,也还有许多人因电脑输入的困境大谈废除汉字,这种种都说明了:错,其实不在汉字,而在我们对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缺乏更深的了解。
曾几何时,中文电脑的问题已能解决,中国也兴起了,汉字又成为大家乐于肯定的文化资产,而在文化创意成为时潮的现在,汉字作为图像辨识、设计元素的优势更被大肆标举。只是,我们要能真正看到汉字与中国艺术、文化乃至生命的深刻关联,并由此知道自己的定位,恐怕还需要更多的反思与观照。(选自《汉字与中国人思维感悟的关联》,《北京晚报》2010-11-23,有删改)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传承至今已超过四千年。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根源之一;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它对中华文明的传承有着重要影响。 |
B.文字的发明是文明的一大跃进。在某种意义说,它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比用火、产业革命与资讯革命更大。 |
C.书法艺术的产生不仅源于中国人特殊的书写工具毛笔,更源于汉字本身的图像在规范中又有无限排列之可能的特点。 |
D.从中国诗词的对仗到文言文的精练都与汉字单位、孤字、表意的属性直接相关,汉字成就了中国文学的特殊美感。 |
结合文本,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在很长的时期内,语与文有一定程度的分家。这关系到中华文明既能一统又能发展各地特质之局面的形成,使中华文明既有一元性,又有多元性。 |
B.文字不仅影响文学的形式,也影响文学的内涵。相对于表音文字而言,表意文字对文学的影响更大。 |
C.汉字特殊性影响了中国人的认知思维与感悟,使中国人在认知上更具备直观、整体掌握的特质,也影响着中国的哲学和宗教。 |
D.如今,文化创意已成为一种时代潮流,汉字作为图像辨识、设计元素的优势被大肆标举。这一现象意味着忽视汉字与中华文明紧密关系的思潮重新泛滥。 |
汉字对中华文化有哪些影响?请根据文本,分点概括。
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根据下面的语言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关人物姓名。
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哎哟,……(《红楼梦》)
(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宝玉从贾母处得了一件雀金裘,却不防后襟子烧了一块指顶大的烧眼,麝月让人连夜拿到府外请人织上,但匠人不敢揽活。为了让宝玉能在第二天舅舅生日时穿上这件裘子,晴雯不顾自己生病,恨命咬牙捱着补裘子,直到夜很深了才做完。 (《红楼梦》) |
B.觉民和觉慧从张家出来,回到家里,觉民在房里写日记,觉慧一个人觉得无趣便信步在过道上走着,无意间听见鸣风和婉儿谈论冯老太爷要在她们中挑一个做姨太太的事。觉慧很着急,鸣凤就向他赌咒,即使选了她,她也绝不去跟别人。 (《家》) |
C.百合花好奇地问山羊脖子上的绣花小荷包是什么,爱斯美拉达只是郑重其事地说那是她的秘密;百合花趁爱斯美拉达不注意,把山羊引到房角,解下荷包,把东西倒在地板上,才发现里面装的是关系到爱斯美拉达身世的一只小红鞋。(《巴黎圣母院》) |
D.这时,桑丘看到堂吉诃德把一个修士吓得从马上跌落了下来,就立刻下驴,跑到修士身边,开始剥他的衣服,还说这是属于他的战利品。结果被修士的两个伙计打倒在地,拔光了他的头发和胡子,还猛踢一顿,打得他躺在地上,晕了过去。 (《堂·吉诃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