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载:“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在今山东、河南一带经商,“结驷联骑……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材料说明
A.商业活动具有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 | B.孔子依仗权势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
C.孔子得到各诸侯国国君的尊重和礼遇 | D.富商能操纵各诸侯国的行政大权 |
根据马克斯·韦伯等人的研究结论,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其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三公九卿制 | B.内阁制 |
C.三省六部制 | D.军机处 |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作者赞赏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行省制 | D.郡县制 |
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强化君主专制 | B.加强思想控制 |
C.防止诸侯割据 | D.加强中央集权 |
火塘是少数民族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年都要进行火塘祭祀,祈求家人安泰。火塘还是一个家庭的象征,分家时要另立火塘。这种习俗源于
A.图腾崇拜 | B.分封制 |
C.宗法制 | D.世袭制 |
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突出了相权与皇权的争夺,以相权的削弱展现了古代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黄宗羲曾经有这样的言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其含义是指宰相制度下
A.容易形成极端专制 | B.不易产生明君贤臣 |
C.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 D.政治腐败现象更加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