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自2月以来,萧山没几个晴天,这样的天气不仅影响了市民的心情,还推升了萧山农贸市场里的菜价。因为连续的雨天天气,对蔬菜的生产、运输及贮存均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蔬菜供应量有所减少,菜价也出现了上涨。市民、菜贩还有菜农们,都叫苦不迭。同时,这样的低温阴雨天气让不少盼望着喝上早茶的市民也直呼“伤不起”,记者从区农业局了解到,因为连日阴雨,阳光照射不足,茶叶受天气“压抑”出芽较晚,预计今年早茶的开采时间与往年相比要推迟10天左右。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资料袋中多了一份公筷、公勺,此举既方便了代表委员们用餐时使用,又让他们带头践行“公筷行动”。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建议,将每年1月11日设为“全民公筷行动日”。
请结合漫画《公筷》谈谈自己一家人吃饭是否需要使用公筷?
汉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语盘点”活动至今已举办十四年,旨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当年的中国与世界”,鼓励全民用语言记录生活,描述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间万象。2019年12月20日“汉语盘点2019”在北京揭晓,“稳”“我和我的祖国”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另外,“我太南了”也人选年度十大流行语。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我太南了”入选原因。
(2)用一个并列短语盘点已经过半的2020年,并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地摊经济是城市的一种边缘经济,一直是影响市容环境的关键因素。但地摊经济有其独特优势,在由疫情引发的金融危机背景下,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材料二:全国两会闭幕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会上回答有关就业的问题时,强调“打破一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的政策,让更多就业岗位成长起来”,并特意提到“西部有城市按照当地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摊位,一夜之间10万人就业”。
材料三:据报道,成都、许昌、杭州等地已经开始为“马路经济”“地摊经济”松绑。成都设置了临时占道摊点,允许流动商贩经营。许昌开放一批背街小巷,让商家在道牙以上区域经营。杭州开放了部分街道作为摊贩的经营场地。多地试水,得到了各方点赞。
材料四:“地摊经济”纾民生之困,人间烟火抚疫后人心。近日,为积极响应这个全民点赞的国家政策,南充的小伙伴也纷纷行动起来,地摊经济之烟火气又回到熟悉的景象里!据网友讲述,在安汉广场、王府井广场、1227广场、白土坝、西华师大周边、白马湖水街等区域,都有很多人摆地摊。
材料五:在肯定“地摊经济”带来利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地摊经营的问题和弊端,如城市交通、卫生环境、食品安全、商品质量、经营资质以及人们的刻板印象和心理排斥等等。各地应在规范管理、科学引导上多“花心思”“想办法”,使其尽快适应和满足现今城市建设发展需求,加速成长为新“地摊经济”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材料综合选自新浪网、人民网、搜狐网等)
(1)请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2)请结合材料,从管理者与经营者的角度谈谈你对促进“地摊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建议。
博闻中学开展“走进在线学习”系列活动,下面是与活动相关的三则材料,请认真阅读,并按要求完成相应任务。
【材料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比如居家期间,也可以进行在线学习。在线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或手机无线网络,在一个网络虚拟空间进行学习的方式。在线学习虽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但网络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设置了障碍。
【材料二】新冠疫情为教育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在线学习”按下了快进键。为此,有专业机构对我国K12①阶段学生群体近几年的在线学习人数及渗透率②进行了统计分析和预测。
【注】①K12:指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阶段;②渗透率:指在线教育人数与总人数的比例。
【材料三】居家学习期间,九年级(2)班开展“读名著•考名著”的线上学习活动。小王同学准备给全班分享《水浒传》中的经典片段,下面是他设计的一张幻灯片。
《水浒传》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 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①第八回写林教头被刺配沧州,是因为林冲在第七回中“犯事”被高俅所抓。请问,林冲“所犯之事”是指哪件事? ②在叙事中插入诗词,是《水浒传》行文的一个特点。“潜为奸计害英雄,一线天教把信通。亏杀有情贤李二,暗中回护有奇功”就是从第十回中摘录的诗句,请简要概括其相应的故事情节。 |
(1)“在线学习”的优缺点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简要概括。
(2)请根据材料二中的统计图,概括我国K12阶段学生人数、在线学习人数与渗透率呈现出的变化特点。
(3)请根据原著内容,简要回答材料三中小王同学幻灯片上的两个问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云教育”是指基于云计算应用的教育平台服务。集教学、管理、学习等于一体,它搭建了一个可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分工协作的在线平台,从而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和育人任务。近年来,“云教育”受到国内外众多教育界人士关注,此次疫情的发生让“云教育”在我国得以大面积推广。不可否认,在实践过程中,“云教育”在新技术的运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育质量的保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云教育”不可能完全代替线下教育,传统课堂仍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当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恢复,相信有关“云教育”的探索不会也不应停滞。
(摘编自杨国营《云教育拓展未来教育想象空间》)
材料二:
图一:学生喜欢的上课模式(传统课堂、线上教学1、线上教学2)调查(可选取两项)
图二:你认为线上教育的优点有哪些?(答题人数451人)
(来源:衡州新闻网)
材料三: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于2月17日正式开通后,一直运行平稳顺畅,浏览人次逐步攀升,覆盖各省份。截至5月11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浏览次数达20.73亿,访问人次达17.11亿。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收视率大幅跃升,在全国卫视关注度排名进入前10.家长和学生普遍反映网络云平台界面清晰、使用便捷、内容丰富、资源优质、观看流畅。
“在‘停课不停学’工作中,各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累了宝贵经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教育部与工信、广电等部门在政策、技术上的密切合作是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的重要保障。线上教育为保障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用,特别是为薄弱学校、艰苦边远农村地区输送了优质资源,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吕玉刚同时表示,这次在线教育实践,也暴露出网络运行保障能力还存在不足,体系化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不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破解。
如何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教师需要在实时交互的场景下,及时准确地采集学生的学习成效数据,随时调整教与学活动。在线教育要从‘单声道’向‘双声道’转变,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清华大学在线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于歆杰介绍。
(摘自《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浏览次数达20.73亿》,《人民日报》2020年5月5日)
(1)下列关于“云教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教育”集教学、管理、学习等于一体,有共享性、重复性、不受时空限制的便利性等优势,但也有自身的短板。
B.“云教育”要达成教学目标和育人任务,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分工协作,缺一不可。
C.疫情期间“云教育”在我国能够大面积推广,得益于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与推动,工信、广电等部门的积极配合。
D.未来的“云教育”如果实现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将成为未来教育主流,并逐渐取代传统课堂。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二图一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与互动式的线上教学融合最受学生青睐,听讲式的线上教学最不受欢迎。
B.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线上教育两种模式都具有课堂教学不可复制的三大优点,解决了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
C.这次疫情中,在线教育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同,他们普遍反映网络云平台使用便捷、内容丰富、资源优质。
D.新冠疫情期间,在线教育为全国中小学实现“停课不停学”提供了有力支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价值。
(3)材料一结尾说:“当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恢复,相信有关‘云教育’的探索不会也不应停滞。”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复课后“云教育”继续探索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