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更有效地监督政府”。在我国,保证把人民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其关键是﹙﹚
| A.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 B.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
| C.加强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 | D.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
日食本来是一种十分平常的天文现象,然而有人却把日食与一些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认为日食是一种“凶兆”,预示着可能会有地震等灾害发生。但据统计,20世纪中国境内一共观测到16次日全食现象,同期中国境内发生了7次大地震,却没有一次发生在日全食或日环食的当年。可见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结果
②联系是多样的,天象奇观与地质灾害之间必然存在着直接联系
③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将主观臆造的联系强加于客观事物
④联系是具体的,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客观联系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据传说,清朝一大盐商宴客,提议行酒令,要求每个人说一句古人的诗句,其中必须有“红”、“飞”二字,否则罚酒。可轮到一客人时,苦思无果,瞎说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 满座哗然,嘲笑白色柳絮为何变红。当时在场的扬州八怪之一金农假托“元诗”杜撰出了“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为此人解了围。而中国诗词史上也多了一笔宝贵的遗产。“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主要说明了联系具有
| A.普遍性 | B.客观性 | C.多样性 | D.可知性 |
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 A.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 | B.它揭示了真理是无限发展的 |
| C.它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 | D.它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
科学家们目前只能确定人体约l0%的基因所传达的信息及其在人体中的功能,最终揭开基因与疾病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还有待时日。这说明
| 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
| B.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
| C.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
| D.世界上存在着很多不可认识的事物 |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毛泽东也指出: “如果有了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用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
| A.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实践服务的 |
| B.人们的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 |
| C.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
|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