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测定镁带的纯度,可通过测定镁带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后再进行计算。
(1)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纯净的镁带18.000 g,并将其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可收集到气体__________L。
(2)若镁带中含有锌或铝中的一种杂质。现称取相同的样品进行实验,测得的气体体积(已换算到标准状况)数据列表如下:
实验次数 |
镁带质量(g) |
测得气体的体积(L) |
1 |
18.000 |
16.90 |
2 |
18.000 |
17.00 |
测得气体体积的平均值是___________。据此分析,测得的结果比同质量的纯镁产生的气体体积_________(填“多”、“少”或“无影响”)。其原因是含有杂质__________(填“锌”或“铝”)。
(3)利用测得的数据求镁带的纯度。
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的N2和0.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H<0
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右图,写出该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
(2)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填序号)。
a 0.20mol·L-1 b 0.12 mol·L-1
c 0.10 mol·L-1 d 0.08 mol·L-1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向移动(填“向逆反应方向”、“向正反应方向”或“不”),化学平衡常数(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4)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25 mol·L-1 ),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已知反应:FeO(s)+CO(g)= Fe(s)+CO2(g)的Kc=0.5(1273K)。若起始浓度c(CO)=0.05 mol/L,c(CO2)=0.01 mol·L-1,请回答:
(1)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并计算反应物、生成物的平衡浓度。
(2)CO的转化率是多少?
(3)增加FeO的量,对平衡有无影响?
2SO2(g)+O2(g)2SO3(g);ΔH=-196.6kJ/mol。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不变的容器中,通入3mol SO2和2mol O2及固体催化剂,使之反应。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起始时的90%。此时
(1)加入3mol SO2和2mol O2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
(2)保持同一反应温度,在相同的容器中,将起始物质的量改为amol SO2、bmol O2、cmol SO3(g)及固体催化剂,欲使起始时反应表现为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且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为2/9,a的取值范围是。
(3)保持同一反应温度,在相同的容器中,将起始物质的量改为3mol SO2、6mol O2、3mol SO3(g)及固体催化剂,则平衡移动。(填“正向、不、逆向或无法确定是否)
由H2、C2H4、C2H2组成的1L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后,气体总体积变成了XL。请回答(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⑴当反应后三种气体均无剩余时,X的取值范围是;
⑵若反应后三种气体均无剩余,X=0.4时,原混合气体H2、C2H4、C2H2的体积比为;
⑶若X=0.6时,且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为0.714g/L时,原混合气体H2、C2H4、C2H2的体积之比为。
已知某饱和氯化钠溶液体积为VmL,溶液密度为d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 g。
(1)用ω表示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是。
(2)用m、V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3)用ω、d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4)用c、d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