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坦曰:“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如子孙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恣其不道,以归于人。”黄裳惊其言,自是遇加厚。
李复为郑滑节度使,表为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复问坦,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累迁,乃及尊职。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诸将闻而惭,遽出就坦谢。复卒,乃以复丧归东都,为寿安令。河南赋限已穷,县人诉机织未就,坦诣府中请申十日,不听。坦谕县人弟①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由是知名。
累迁刑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赤县尉为台所审,京兆尹密救,帝遣中人就释之。坦白中丞请中覆,中人走以闻,帝曰:“吾固宜先命有司。”遂下诏,乃释。数月迁中丞。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帝谕坦曰:“二人所献皆家财,朕已许原,不可失信。”坦曰:“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帝曰:“朕既受之,奈何?”坦曰:“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帝纳之。
《后汉书﹒卢坦传》
①弟:只,只管。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盍察之盍:通“盖”,大概 |
B.不若恣其不道恣:放纵 |
C.大将久在军,积劳累迁,乃及尊职乃:才 |
D.坦诣府中请申十日,不听诣:到,到……去 |
以下六句话能直接表现卢坦敢于直言劝谏的一组是( )
①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 ②吾固宜先命有司。
③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 ④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
⑤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 ⑥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①⑤⑥ | D.④⑤⑥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监军薛盈珍干预政事,卢坦据理拒绝。大将向李复请求让一位擅长吹笛子的人担任重要官职,并问卢坦怎么办,卢坦说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大将听到他的话后很惭愧。 |
B.赤县县尉被官署审查,皇帝派宦官去释放县尉,卢坦提出审察核实手续,皇帝后来下诏令,才释放这个县令。 |
C.皇帝认为官员进献家财就应宽恕他们,不能失信,卢坦劝谏皇帝不能因小信用而忽视大信用。 |
D.卢坦任河南县尉,当时的河南尹杜黄裳让他调查某家因儿子与恶人交往而破产的事,卢坦认为当官应廉洁,积聚大量钱财的官一定是搜刮下民而得到钱财,这样的家破产,钱财归于百姓,倒是好事。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
译文:
(2)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共19分)
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笃信,褊躁多自用意。朋友规谏,豁然不惑。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人或疑之,谓多生瞋。及与人为信,虽冰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天宝中,郢人酺【注】于沧浪道,邑吏召子为伶正之师。时河南尹李公齐物出守见异,捉手拊背,亲授诗集,于是汉沔之俗亦异焉。后负书于火门山邹夫子别墅,属礼部郎中崔公国辅出守竟陵郡,与之游处,凡三年。
洎至德初,秦人过江,子亦过江,与吴兴僧皎然为忘年之交。少好属文,多所讽谕。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苦言逆耳,无所回避。由是俗人多忌之。自禄山乱中原,为《四悲诗》,刘展窥江南,作《天之未明赋》,皆见感激当时,行哭涕泗。著《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一卷,《茶经》三卷,《占梦》上、中、下三卷,并贮于褐布囊。
上元辛丑岁,子阳秋二十有九。(节选自《陆文学(羽)自传》,有改动)
【注】酺:设宴。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冰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愆:罪愆,罪过 |
B.洎至德初,秦人过江,子亦过江洎:及,等到 |
C.皆见感激当时,行哭涕泗感激:有所感动而情绪激发 |
D.并贮于褐布囊褐:粗布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明陆羽特立独行的一组是( )
①为人才辩笃信,褊躁多自用意
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
③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纱巾……
④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
⑤李公齐物出守见异,捉手拊背,亲授诗集
⑥自禄山乱中原,为《四悲诗》,刘展窥江南,作《天之未明赋》
A.①②⑤ | B.②③④ | C.③④⑥ | D.④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羽虽然相貌丑陋,还有些口吃,但多才善辩;虽然气量狭小,性情急躁,自以为是,却能听规劝。 |
B.陆羽在苕溪时常独行山野,吟诵佛经、诗文,兴尽则号啕而返,因而楚地人把他比做当代的接舆。 |
C.陆羽在天宝年间被任命为伶人的老师,河南太守李齐物觉得陆羽与众不同,便把自己的诗集给他。 |
D.陆羽因躲避战乱逃到江南之后,常写文章对社会现实加以讽刺或劝谕,因此遭到世俗之人的嫉恨。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苦言逆耳,无所回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方苞,字灵皋,江南桐城人①。笃学修内行,治古文,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康熙三十八年,举人。四十五年,会试中试,将应殿试,闻母病,归刁侍。五十年,副都御史赵申乔劾编修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遗录》有悖逆语,辞连苞族祖孝标。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五十二年,狱成,名世坐斩。孝标已前死,戍其子登峄等。苞及诸与是狱有干连者,皆免罪入旗②。圣祖夙知苞文学,大学士李光地亦荐苞,乃召苞直南书房。未几,改直蒙养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诸书。六十一年,命充武英殿修书总裁。
苞屡上疏言事,尝论:“常平仓谷例定存七粜三。南省卑湿,存粜多寡,应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年饥米贵,有司请于大吏,定值开粜,未奉檄不敢擅。自后各州县遇谷贵,应即令定值开粜,仍详报大吏。谷存仓有鼠耗,盘量有折减,移动有运费,粜籴守局有人工食用。春粜值有馀,即留充诸费。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岁发赈。”下部议行③。又言民生日匮,请禁烧酒,禁种烟草,禁米谷出洋,并议令佐贰官督民树畜,士绅相度浚水道。又请矫积习,兴人才,谓:“上当以时延见廷臣,别邪正,示好恶。内九卿、外督抚,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先试以事,破瞻徇,绳赃私,厚俸而久任著声绩者,赐金帛,进爵秩。尤以六部各有其职,必慎简卿贰,使训厉其僚属,以时进退之,则中材咸处矜奋。”
乾隆初,疏谓:“救荒宜豫。夏末秋初,水旱丰歉,十已见八九。旧例报灾必待八九月后,灾民朝不待夕,上奏得旨,动经旬月。请自后遇水旱,五六月即以实奏报。”下部议,以五六月报灾虑浮冒,不可行。
(节选自《清史稿·方苞列传》)
注:①今安徽桐城人。②给旗人做奴仆。③皇上把此事交给相关部门商量去办。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
A.狱成,名世坐斩坐:定罪,入罪 |
B.应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囿:局限,拘泥 |
C.又请矫积习,兴人才矫:纠正 |
D.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 举:举例,说出 |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年饥米贵,有司请于大吏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B.先试以事,破瞻徇,绳赃私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C.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D.乃召苞直南书房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方苞本来要参加殿试的,可是因为母亲生病,便回家侍奉,后来因替戴名世的书作序而受到牵连下狱。 |
B.关于国家粮仓存粮的问题,方苞认为应当因地制宜,遇到米价上涨,应及时开仓卖米,然后再上报。 |
C.在兴人才方面,方苞提出,皇上应定时在朝廷上接见大臣,当面奖善罚恶,提拔有才的臣子,对六部的官员就要奖赏。 |
D.方苞的屡次上书言事,他的很多意见都被皇上采纳了,但是他要求五六月即报水旱之灾的建议并未被采纳实行。 |
(1)请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2分)
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岁发赈。
(2)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4分)
。
2)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4分)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①。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拜济丹阳太守。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济说太祖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太祖如其言。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禽。
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诏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②之。”诏曰:“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马宣王③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曰景侯。(选自《三国志》)
注:①雩娄( yúlóu) 今河南商城县东北部、固始县南部,安徽霍邱县部分地区。②燠(yù)休,亦作“ 燠烋 ”,亦作“ 燠咻 ”。优恤;抚慰。③司马宣王:即司马懿。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引:率领 |
B.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绪:残余的,遗留的(事业) |
C.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夺:改变 |
D.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微:如果没有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 |
B.过领汝南兵以解围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 |
C.妄引之耳但见亡国之语耳 |
D.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
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蒋济“骨鲠之臣”的一组是
①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②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
③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④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⑤诚未得高枕而治也⑥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
A.①③⑤ | B.③④⑤ | C.①②⑥ | D.②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带兵围攻合肥,而此时曹操正带兵攻打荆州,加之军中发生瘟疫,能派的救兵很少;蒋济用计让孙权主动撤兵,合肥得以保全。 |
B.蒋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文帝问天下“风教”,他大胆进言,以“但见亡国之语耳”回答;明帝时,他以“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告诫皇上要爱惜百姓。 |
C.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皇帝加封蒋济为都乡侯,邑七百户,他坚决推辞,皇帝没有答应。 |
D.蒋济文武兼备,忠诚奋发,在数位人主手下任职,都能直言进谏,虽多次触怒人主,但始终都为人主所器重 |
断句和翻译。
(1)给阅读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划分开即可)。
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曰景侯。
(2)把阅读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
②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会盐铁官奏重榷筦,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刬去。吏争曰:“天子诏‘所在不得为百姓匿’,今刬去,罪益重。吏止死,明府公宁免窜海裔耶?”易于曰:“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即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
邑民死丧,子弱、业破不能具葬者,易于辄出俸钱,使吏为办。百姓入常赋,有垂白偻杖者,易于必召坐与食, 问政得失。庭有竞民,易于皆亲自与语,为指白枉直。罪小者劝,大者杖,悉立遣之,不以付吏。治益昌三年,狱无系民,民不知役。改锦州罗江令,其治视益昌。是时故相国裴公出镇锦州,独能嘉易于治。尝从观其政,道从不过三人,其察易于廉约如此。
会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状者,且曰:“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而易于考止中上,何哉”?樵曰:“易于督赋如何”?曰:“止请贷期,不欲紧绳百姓,使贱出粟帛。”“督役如何?”曰:“度支费不足,遂出俸钱,冀优贫民。”“馈给往来权势如何?”曰:“传符外一无所与。”“擒盗如何?”曰:“无盗。”樵曰:“余居长安,岁闻给事中校考,则曰:‘某人为某县,得上下考,由考得某官。’问其政,则曰:‘某人能督赋,先期而毕;某人能督役,省度支费;某人当道,能得往来达官为好言;某人能擒若干盗。’县令得上下考者如此。”邑民不对,笑去。
樵以为当世在上位者,皆知求才为切。至于缓急补吏,则曰:吾患无以共治。膺命举贤,则曰:吾患无以塞诏。及其有之,知者何人哉?继而言之,使何易于不有得于生,必有得于死者,有史官在。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狱无系民,民不知役 役:徭役 |
B.矧厚其赋以毒民乎厚:增加 |
C.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引:牵拉 |
D.止请贷期,不欲紧绳百姓绳:绳子 |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易于挺身为民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B.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C.樵以为当世在上位者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D.易于必召坐与食今王与百姓同乐 |
用斜线(/)给文中打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 |
B.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 |
C.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 |
D.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2分)
(1)易于曰:“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4分)
译文:何易于说:“难道我为了保自己的命而使一县的百姓都受苦难?我也不让你们承担罪名。”(宁、毒、尔曹各1分,句意和表达各1分。)
(2)尝从观其政,道从不过三人,其察易于廉约如此。
译文:(裴公)曾经下到罗江去视察他办理公务,(看到他)带的前导和随从不超过三个,他就是这样清楚地知道何易于的廉洁俭约的。(观、道、廉约各1分,句意和表达各1分。)
(3)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而易于考止中上,何哉?
译文:皇上设立考绩制度来勉励官吏, 可是何易于仅仅考到中上级,这是为什么呢?(上下考、勉、止中上各1分,句意和表达各1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李姬传
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①。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②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注】①中郎:指东汉蔡邕。邕好辞章,精音律,亦工书画。因他曾官左中郎将,故称蔡中郎。②锾huán:古代重量单位,或说等于六两,或说等于六两半。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清议所斥清议:正直言论 |
B.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论:定罪 |
C.乃假所善王将军假:假设 |
D.侯生下第下第:乡试未中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姬为其养女不足为外人道也 |
B.以金三百锾以勇气闻于诸侯 |
C.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D.开府惭且怒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②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
B.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②/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
C.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②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
D.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②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