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 (1522年)中说,“每人皆为教士”,“有权照他私人之判断以及个人的理解解释《圣经》”。后来他又说:“我不允许任何人批评我的主张,即使是天使。凡不接受我的主张者就不能得救。”这表明马丁·路德
A.主张宗教信仰自由 | B.提倡个性解放 |
C.提出的自由平等思想具有虚伪性 | D.其宗教主张由宽容到独断 |
“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材料反映出中、美、英、苏《四国宣言》的目的是()
A.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
B.拆散英日同盟,消除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障碍 |
C.暂时缓解列强之间在海军军备竞赛上的争夺 |
D.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 |
“绥靖主义者是在喂鳄鱼——可预计最后鳄鱼也把他给吃了。”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二战前绥靖势力的评价。下列事件验证了丘吉尔推断的是()
A.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 | B.二战中法国战败投降 |
C.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 D.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 |
扩张之路美国在19世纪末的扩张
图片反映的美国在20世纪初取得的扩张成果不包括
A.通过《四国公约》拆散了英、日同盟 |
B.通过《五国海军协定》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 |
C.通过《九国公约》保证了门户开放政策,奠定了在亚太地区的霸主地位 |
D.通过《国联盟约》放弃孤立主义外交,插手欧洲事务 |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A.③②④① | B.④③①② |
C.①④③② | D.④①②③ |
二战前,希特勒有意散布苏联国防部副部长的叛变谣言,苏联以300万卢布买下了这份情报,只用几十分钟“审判”就宣布副部长死刑,12小时内八名苏军高级将领被处决,希特勒兵不血刃,达到以谣言杀人的目的。希特勒这一谋略体现了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是()
A.“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 B.“不战而屈人之兵” |
C.“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 D.“兵贵神速以制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