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国家统一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三“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材料四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材料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政治制度”和材料二中的“扫六合”分别指的是什么?
(2)“扫六合”与“政治制度”的确立有什么关系?请用西方的类似史实加以证明。
(3)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材料三中的“倭人”是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相对于之前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涉及什么新的内容?
(4)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针对祖国统一大业问题提出了什么构想?请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一国两制理论的创新意义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现已成为当今中国政治实践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注:回答问题时必须概括答案,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材料一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徵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摘自《新唐书·百官志一》
材料二第一条 联邦领土由下列各邦组成:普鲁士与洛恩堡、……汉堡。
第二条 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五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土或其海岸已遭受攻击……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六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收皇帝指挥……
第六十八条 如遇联邦领土内有威胁社会安全的情况,皇帝可宣布国内任何地方处于戒严状态。
——摘自百度百科《德意志帝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唐世宰相,名尤不正”的理由。并指出到明清时期行使宰相职责的相关部门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与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的相同之处,并概括分析后人评价这部宪法是“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的原因。就材料二的内容而言,概括指出该宪法对德国历史所产生的意义
(3)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概括指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途径有哪些。

户籍制度改革是社会焦点热点问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伴随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国家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战后农村极度贫困,大批农民涌入城市谋生,给城市劳动就业和生活供应等方面带来日益严重的压力。1958年1月9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对农民进入城镇作出了约束性限制:“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以法律形式改变了五四宪法关于居民“自由居住和迁徙”的规定。从此,形成了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二元结构”的户籍模式,沿用至今。
——《中国经济周刊》
材料二中共中央在发展工业化早期谈过:“既要工业化,就会要提取农业剩余,只能让农民做出牺牲。”之所以赶农民出城,并不是为了保护城市人的利益,而是要保证工业化。这就是社会平等与高速度的工业化建设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结果。
——凤凰视频《中国户籍制度变革实录“户口”》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与“五四宪法”相比在户籍管理上的变化之处。依据材料一、二,分析导致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材料三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统计,去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这样的规模在世界上相当于第五大人口国。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8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近一半。让农民工真正转移成市民,不仅关乎我国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未来,也是实现公平正义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新华网《十八大报告传递行政、户籍制度等改革新指向》
(2)材料三反映出中共十八大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提出怎样的“新指向”?
材料四户籍制度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以不同的形式和强度存在着,它既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也非中国所特有。但我国户籍管理立法建设滞后,当代中国的户籍身份仍具有等级性和世袭性;户籍迁移实行事前许可制,与国际惯例不符……
——接栋正《国外民事登记制度及其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启示》
(3)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当前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华盛顿。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以上材料展开讨论: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乙: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华盛顿又崇拜孔孟呢?
(1)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丙为什么说“没那么简单”?
材料二在第五十五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出风头的影片是获奖八项的《甘地传》,而更出风头的是作古多年的印度国父——甘地。因本片而得奖的多位领奖人,上台后强调的一句话就是: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2)以史实说明“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材料三 1999年,英国BBC广播公司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投票一个月,结果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中国社科院魏小萍教授说:“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结束资本主义命运的预言虽然显得过于乐观,但是马克思以消灭剥削和压迫为宗旨的人类解放思想仍然是人们今天探索替代资本主义社会模式、构建人类理想社会的最为宝贵的思想资源。”
2009年l0月4日,诺贝尔基金会评选爱因斯坦为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3位获奖者之一。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在“千年第一思想家”评选中位居第一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成为“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3位获奖者之一”的理由。
(5)上述历史人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尊崇和纪念。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之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美两国的首次通商是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开始的。那时,美国刚刚获得独立。担负这次通商的是一艘原在海军服役的帆船,改装后被命名为“中国皇后”号,含有对中国皇室尊重之意。早期对华贸易使美国迅速积累了经济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帮助美国打破了英、法、西等国的封锁和半封锁。
——百度百科“中国皇后号”
(l)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中国开始贸易的特点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
材料二在大多数当代问题上,两国合作充分,它们缺少的是一个总体上的互动理念。冷战期间,共同的对手发挥了纽带作用。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避免美中冷战》
(2)材料二中所说中美两国“共同的对手”是谁?它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双方认为,21世纪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对和平、发展与合作的需求增强。中关在事关全球稳定与繁荣的众多重大问题上,拥有更加广泛的合作基础,肩负更加重要的共同责任。两国应进一步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为促进世界和平、安全、繁荣而努力。
——《中关联合声明》(2009年1月17日)
(3)中美两国面临哪些共同挑战?推动两国发展积极合作关系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指出,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应直接归还中国。……中国代表团另提交了取消二十一条,直接收回山东权利的书面照会。
——据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材料二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方法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摘自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
要求:内容应包括外交努力的主要目标、经过、结果及评价。答题应成文,无需罗列材料,字数在120字左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