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1)比较这两种方案,________(选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___________.
(2)如图丙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中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 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取两位有效数字);该纸带是采用________(选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简要写出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进行测量电阻R的阻值的实验,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电表示数如图所示,然后用伏安法进行较精确的测量,现已选定滑动变阻器(阻值0~200 Ω),开关一只,导线若干,另有如下备选器材:
A.电源(E=16 V,r=2 Ω) |
B.电源(E=3 V,r=0.5 Ω) |
C.电压表(量程0~15 V,内阻约50 kΩ) |
D.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10 kΩ) |
E.电流表(量程0~500 μA,内阻约500 Ω)
F.电流表(量程0~1 mA,内阻约250 Ω)
请回答如下问题:
(1)多用电表的读数____________;
(2)用伏安法测量应选用的器材为____ _______;(请填写器材前的符号)
(3)请在下边的方框图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实验室中有一量程不准确的电压表V1,某课外探究小组为了测量该电压表的实际量程Um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所用器材有:
量程不准的电压表V1,量程标称为O〜15V,内阻r1="20." OkΩ;
标准电压表V2,量程0〜3V,内阻r2=2.5kΩ;
标准电阻R2,阻值13.0 kΩ;
滑动变阻器R1,总电阻为200.0Ω
电源电动势E="20." 0V,内阻不计;
开关S ,导线若干。
根据图甲和探究小组内A、B两位同学的操作过程,请你回答:
(1) A同学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使电压表V1满偏,读出此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计算出V1的量程表达式为Um=_________
(2) B同学测量时,V1并未调到满偏,两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从图中读出V1的示数U1="_______" V, V2的示数U2=_______V;由读出的数据计算出Um=_______V。(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在实验室中用游标卡尺测量一物体长度的读数是________毫米,螺旋测微仪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时,由图可知金属丝的直径是毫米。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按照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下述步骤的代号填在横线上 .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 |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 |
C.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 |
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
E.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
F.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
G.断开电源,取出纸带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一条纸带如图甲所示.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 s.
(1)试计算B、C、D各点的瞬时速度:vB=______ m/s,vC=______ m/s,vD=______ m/s.(每空1分)
(2)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v—t图象,并根据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 m/s2.(图象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