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鉴别Na2CO3和CaCO3固体粉末 | 
   加足量稀盐酸 | 
  
| B | 
   除去CO2中的CO | 
   通过足量NaOH溶液 | 
  
| C | 
   检验NaCl溶液中含有Na2CO3 | 
   加适量CaCl2溶液 | 
  
| D | 
   除去CaO中的CaCO3 | 
   加足量水 | 
  
下表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这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
| 转化关系 | 
   ![]()  | 
   ![]()  | 
   ![]()  | 
   ![]()  | 
  |
| 物质 | 
   甲 | 
   C | 
   Na2CO3 | 
   Ca(OH)2 | 
   Fe | 
  
| 乙 | 
   O2 | 
   Ca(OH)2 | 
   HCl | 
   HCl | 
  |
| 丙 | 
   CuO | 
   NaCl | 
   CO2 | 
   CuCl2 | 
  |
| 丁 | 
   CO | 
   H2SO4 | 
   NaOH | 
   NaOH | 
  
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的杂质,正确的是
| 选项 | 
   溶液 | 
   杂质 | 
   试剂 | 
  
| A | 
   NaNO3溶液 | 
   Na2CO3溶液 | 
   过量Ba (NO3)2溶液 | 
  
| B | 
   CaCl2溶液 | 
   稀盐酸 | 
   足量CaCO3固体 | 
  
| C | 
   氢气 | 
   氯化氢 | 
   先通过过量NaOH溶液,再通过过量浓硫酸 | 
  
| D | 
   Fe2(SO4)3溶液 | 
   Na2SO4溶液 | 
   适量NaOH溶液 |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两组试剂均正确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 
   鉴别试剂1 | 
   鉴别试剂2 | 
  |
| A | 
   稀盐酸和稀硫酸 | 
   氯化钡溶液 | 
   碳酸钠溶液 | 
  
| B | 
   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 
   熟石灰 | 
   水 | 
  
| C | 
   氯化铵和氯化钾 | 
   硝酸银溶液 | 
   熟石灰 | 
  
| D | 
   氧气、二氧化碳 | 
   燃着的木条 | 
   澄清石灰水 | 
  
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实质是表面生成了致密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 
| 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 
| 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一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 | 
| D.化肥硫酸铵不能和熟石灰混放或混用——硫酸铵和熟石灰发生中和反应 | 
地质考察人员发现一种带螺纹的矿石,研究时发现该矿石能在氧气中燃烧,主要反应是4X+11O2
2Fe2O3+8SO2。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是FeS2 | 
| B.FeS2是由铁元素和硫元素组成 | 
|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 
| D.SO2中的硫、氧元素的个数比为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