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大肠杆菌接种到适宜的细菌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并放置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中,培养24小时后,所得结果如下表:
编号 |
a |
b |
c |
d |
e |
f |
处理方法 |
接种大 肠杆菌 |
接种大肠杆 菌,并覆一 吸有抗生素 X的圆纸片 |
接种大肠杆 菌,并覆一 吸有抗生素 Y的圆纸片 |
接种大肠杆 菌,表面全 被醋覆盖 |
接种大肠 杆菌 |
无接种菌 |
温度 |
40℃ |
40℃ |
40℃ |
40℃ |
0℃ |
40℃ |
观察结果 |
全表面 呈浑浊 |
纸片周围呈 现一片清晰 区,其余表 面呈浑浊 |
全表面 呈浑浊 |
全表面清晰 |
全表面清晰 |
全表面清晰 |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所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A.编号a和f比较可知,有大肠杆菌培养基的表面会变浑浊
B.根据编号b和c的观察结果,可知抗生素Y比抗生素X的杀菌能力强
C.将编号e和a的结果比较可知,0℃的环境不适合大肠杆菌生长
D.若揭开编号f的盖子,24小时后培养基表面会出现浑浊
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
A.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可不设置空白对照 |
B.浸泡法处理插条就是将插条浸泡在配置好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让其生根 |
C.在实验过程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促进生根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
D.实验的测量指标最好是枝条的生根数量 |
英国科学家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发明了一种名为“我的皮肤”的生物活性绷带,为皮肤烧伤病人带来福音。该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是()
A.人的皮肤烧伤后容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导致的 |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来自本人的干细胞 |
C.膜片能否将细胞顺利“释放”到伤口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
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由于机体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 |
选择30只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小白鼠,测定小白鼠单位时间耗氧量的平均值,以代表小白鼠物质代谢强度,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做如下处理
组别 |
实验处理方法 |
实验结果 |
甲 |
切除小白鼠体内的甲状腺 |
切除10天后,测定其物质代谢强度大大下降 |
乙 |
切除小白鼠体内的甲状腺,5天后连续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中的甲状腺激素 |
切除10天后,测得其物质代谢强度没有下降 |
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提高小白鼠的物质代谢能力 .为了证明这一推论,要增加下列哪 项作为对照实验
A.切除甲状腺,注射生理盐水
B.既不切除甲状腺,又不注射甲状腺激素
C.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某溶剂
D.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溶于另一种溶剂中的甲状腺激素
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可以起到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
B.具有促进代谢以增加产热功能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
C.胰高血糖素的主要靶细胞为肝细胞,而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为全身各组织细胞 |
D.激素要与特定受体结合才能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 |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