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4日,由人民网主办的“2012中国正能量”第七届人民社会责任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本届评选以“中国正能量”为主题,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交通建设、中国建材集团、一汽集团等10家企业获得“人民社会责任年度企业”;上海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等7人获得“人民社会责任年度人物”;罗阳、沈飞集团、中国移动获得“2012人民社会责任年度特别奖”.正能量,是推动和维护社会文明进步的积极能量。传递正能量,是时代赋予社会公民——中国企业的使命。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形成一个强大的正能量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才有理由充溢着乐观与自信。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开展“人民社会责任奖评选”活动?
材料一:2009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讲话时指出:我们必须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继续把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前进。
材料二: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里,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新疆的沙粒画、维吾尔族舞蹈等都极具民族特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简要回答怎样才能继续把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前进?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年之际,某中学民族班高二学生以“改革开放30年成就——民族篇·印象广西”为主题,设计了一期黑板报。请你阅读黑板报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版面一:为民解忧促和谐
南宁市政府通过创新机制,形成多部门联动中心,建立中国第一套城市应急联动系统。这一完全由政府出资打造的公共产品涵盖了公安、消防、青少年心理热线、物价投诉和市长热线等十多个方面。可以说在南宁无论您有什么急事难事、大事小事,只要记住了一个电话号码,打到这儿,就可以及时解决您的问题。政府为民解忧,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肯定和赞誉。不少居民表示,政府努力为我们着想,我们更要支持政府的工作。
版面二:山歌唱出大产业
在改革开放早期,文化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媒介,文化主要充当“搭台”的角色,近年来,在很多地方,文化不仅是“陪衬红花的绿叶”而且直接登上了经济舞台并唱起了主角。近l0年来,广西走出了一条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的路子。广西素有“歌海”之称,从l999年开始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节,把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与广西特色相结合,展示了广西民族文化的魅力,弘扬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印象刘三姐》以炫目的光彩照亮了广西的山水人文,其票房收入已达5.2亿元;汇集广西12个民族歌舞的《八桂大歌》已在海内外20个城市演出了160多场。
(1)从版面一所提供的信息中,你能感受到政府权威是如何树立的吗?(12分)
(2)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体现了文化功能的什么变化?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简要说明。
(3)请从文化生活角度,概括版面二的内容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启示。(10分)
材料一 2009年12月7日至l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l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被称为“改变地球命运的大会”。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齐聚哥本哈根,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材料二曾几何时,人们普遍认为大气是公共资源,可以不加限制地随时取用,可以不加约束地共享。但伴随着人类文明时代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排放的温室气体日益增多,我们的大自然开始抗议了: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日益扩大;喜马拉雅山主峰上的景观因为冰川的消融而发生改变;全球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威胁到太平洋小岛上原居民的生活,这些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的人们敲响警钟。
请运用有关规律的哲学道理,分析联合国召开气候大会,共同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必要性。
.到2020年,我国以“四纵四横”高速铁路为骨架的高速铁路网将基本形成。我国各大城市将以北京为中心形成1小时至8小时交通圈。高速铁路网将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连接所有省会及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拉近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的距离,加强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的联系。坐上节能环保的动车去看世博会成了今年夏季许多民众出游的热选。有关专家认为,国家对高速铁路的几万亿元投入,对未来中国经济的拉动将不可限量。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有人认为,高速铁路网的建立,说明事物的联系是可以创造的。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材料:2009年12月5—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2010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薪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说明我国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确立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