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与水利投资增长情况
注:全国仍有54%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因洪涝受灾面积超过2.1亿亩。
材料二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力争今后10年的水利投资达到4万亿元。
材料三 山东近年来通过提升水利保障能力,以占全国1.1%的水资源量,灌溉着占全国6.2%的耕地。统筹治水,初步实现全省地表水、地下水和外调客水的统一配置和科学调度。科学用水,探索出24项重大节水科研成果并大力推广,年节水能力达30多亿立方米。依法管水,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完善各级政府责任制,提高水资源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1)描述图所示经济信息;揭示图8 中两条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二,说明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的经济学依据。
(3)从政治生活角度,依据材料三,分析山东省政府是如何提升水利保障能力的?
福州地铁1号线工程是福州城建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工程。福州地铁的兴建将强力带动就业,为地产、机械、建材、通讯、广告等近30多个相关产业带来发展机遇。2015年通车运行后,将有利于解决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打造宜居城市;带动周边的旅游、购物。地铁沿线地段将被“点石成金”,促进福州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福州地铁建设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在全世界所向披靡;日本的原创漫画,其衍生品带来巨大利润;韩国的电视剧,也在我国红极一时。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表明:市场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最好土壤。
运用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市场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最好土壤”?
2012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预算赤字8000亿元,民生投入增长高是本次最大亮点。财政支出将加大民生投入,推动教育、医卫、社保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快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
据此,有人说,国家财政收入越多越好,财政赤字越大就越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凸显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政府、企业和居民的收入分别在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所占比重如下表:
主体 |
政府 |
企业 |
居民 |
1995年 |
24.25% |
9.88% |
65.87% |
2010年 |
30.48% |
15.82% |
53.35% |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建议。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国产汽车价格逐年下降,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开始进入我国的千家万户。如果一辆汽车的销售价为10万元人民币,年均保险费3000元,年均维修费3000元,其他相关的服务费年均4000元,这就带来无限商机,与轿车消费相关的一些行业正在兴起。
(1)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探究国产汽车价格逐年下降可能存在哪些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