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2003年某日我国四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据此回答题。
地点 |
日出时间 |
日落时间 |
① |
7:18 |
16:48 |
② |
6:54 |
15:30 |
③ |
6:36 |
16:50 |
④ |
8:24 |
18:56 |
四点纬度排列由高到低是
A.②①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①②③④ | D.③②④① |
此时的地球位置可能是下图的
A.4位置 | B.2位置 | C.3位置 | D.1位置 |
③位于②的
A.东北方向 | B.东南方向 | C.西北方向 | D.西南方向 |
读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
B.单产高,商品率高 |
C.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事活动 |
D.专业化和区域化明显 |
乙、丙所代表的两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为()
A.机械化水平低 | B.接近消费市场 |
C.产品的商品率高 | D.科技水平较低 |
图中甲、乙、丙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
A.美国 | B.中国 |
C.澳大利亚 | D.日本 |
读“中国主要木雕分布示意图”,影响我国木雕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木材产地 | B.木雕工艺 |
C.消费市场 | D.劳动力数量 |
下表是某产业建厂的几个预选地点与成本分析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从经济效益看,该厂最好建在(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如果该公司在丙地建厂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
①电视机装配厂 ②软件开发公司 ③有色金属冶炼厂 ④移动通信器材厂 ⑤普通玩具厂
A.①③ | B.②⑤ | C.②③ | D.①⑤ |
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见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A.劳动力价格较低 | B.技术水平较高 |
C.消费市场较广 | D.资金较雄厚 |
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廉价劳动力 | B.交通运输 |
C.研发能力 | D.环境质量 |
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A.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 B.甲国的环境质量 |
C.乙国的就业率 | D.甲国的城镇化水平 |
进行下列活动,最应选择水路运输的是()
A.从济南到乌鲁木齐参加会议 |
B.从哈尔滨到大连旅游 |
C.从武汉将50吨大米运往上海 |
D.将大同一批优质煤运往秦皇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