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踏入2013年门槛,回望刚刚过去的2012,心中多少感慨!我们搜寻了一些上年度流行的关键词,试图以此来梳理、概括这不平凡的一年。许多年后,只要想起这些热词,或许就会想起激昂与沉思同行、迈进与踯躅并存、快乐与烦恼交织的2012。
【中国梦】从秋到冬,在2012年岁末的中国上空,飘荡着一个温暖的词汇:梦想。展望今年,前望未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梦想。亿万个你我的小梦想,汇聚成国家的大梦想,民族的大梦想。
(1)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
(2)请你列出2012两位大家熟知的梦想成真的“追梦人”,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他们实现的梦想。
【民 生】10万多亿的财政收入,六成多投向了民生。民生支出以近20%的速度增长,超过了经济总量的增速,也超过了财政收入的增速。“三农”、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国家财政的账本上,有着大写的民生。
(3)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关注民生?
【正能量】“正能量”绝对是2012年13亿国人最爱的词汇之一。一位的哥拉载盲人小伙不收钱,他的理由是:我不伟大,但我挣钱比你容易。于是下一位乘客坚持多付费,乘客的理由是:我也不伟大,但我挣钱比您也容易点。同一个理由,串起两颗爱心,感动了无数人。他们释放的是“正能量”。
(4)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无数人在积极地传递着正能量,带动身边的生活情趣。请谈谈你怎样传递正能量?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增强文化自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既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20周年,3月15日,更是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的起点。某校八年级同学以“让消费更有尊严”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材料一:“让消费更有尊严”包括三层内涵,一是消费者要有尊严,坚决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是商家要有尊严,当一名诚信、守法的经营者;三是市场监管者要坚定维护市场的尊严。
材料二:某品牌相机出现质量问题后,厂家拒不承认,用各种理由推诿。有消费者冲动之下,冲砸厂家专柜;也有消费者选择向法院起诉,要求依法赔偿;还有消费者认为凑合着用,不必计较。有关部门在接到多起投诉后,迅速展开调查,责令问题相机全部下架。随后厂家发表申明,将对问题相机进行免费维修或更换新品,但对部分不能出具发票的消费者拒绝提供此项服务。
(1)初中生小明根据材料制作了以下表格,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让消费更有尊严的做法
让消费更有尊严的内涵
消费者

要坚决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商家

当一名诚信、守法的经营者
市场监管者
迅速展开调查,责令问题相机全部下架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作为消费者怎样“让消费更有尊严”?

2013年伊始,中国中东部各地就陆续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雾霾天气。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被人们戏称为“十面‘霾’伏”。 “十面‘霾’伏”可以说是严峻的环境问题,与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望相背离。一时间,雾霾成为人们热议.微博热门话题。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们坚持怎样的基本国策?实施什么战略?
(2)美丽中国,人人共建。作为一名中学生,你会落实哪些具体行动?(三个方面即可)
(3)请你为建设美丽黔西南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爱我中华祝福祖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是一件大事,它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校九年级(1)班组织开展了以“感受新变化,学习十八大” 的主题活动。
2009~2014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1 769
13 786
15 781
17 175
19 109
21 81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 587
4 140
4 761
5 183
5 919
6 977

(1)取得这些成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的伟大事业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总任务是什么?
(2)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还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请举3例6分)?
(3)从中你发现什么深刻的道理?

自当选国家主席以来,习近平足迹遍及欧美和亚非拉,向世界宣传了中国方案,树立了中国形象。
结合教材,谈谈我国在世界舞台中树立了什么形象?

材料一:2013年12月,国家首次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城镇化要克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的现象。特别是少数民族丈化比较脆弱,我们不能让传统的民族村落、民族文化在城镇化过程中消失。应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材料二:在我国,通过城镇化让老百性"富"起来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人们也希望在城镇化过程中,芬重自然,保留绿水青山,让城镇"秀"起来;保护忧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让城镇"文"起来。但这一任务艰巨,中学生小强认为,城镇化应让居民"富"起来,让城镇"秀"起来和"文"起来并不重要。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为什么要保持民族的特点?
(2)针对材料二中小强的观点加以评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