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设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材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

A.受斯大林模式影响颇大 B.在革命道路上党内存在分歧
C.坚持“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右倾错误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

阅读“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三次发展高蜂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A.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
B.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侵略
C.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D.官僚资本主义走向衰落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经济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显示了

A.国民权利和自由得到法律保障 B.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革命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长江深入中国内地……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由此可见长江的重要性。关于下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是《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
B.革命党人在③处打响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C.李鸿章在②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
D.北伐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从④迁到②

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而到了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的观点发生这样鲜明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认为

A.太平天国运动既不反对帝国主义也不反封建主义
B.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C.“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
D.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