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 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
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 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
日本思想家佐久间象山(1811-1864)认为“宇宙实理无二。斯理所在,天地不能异此,鬼神不能异此,百世圣人不能异此。近年西洋所发明许多学术,总之皆实理,祗足以资吾圣学,而世之儒者,类皆凡夫庸人,不知穷理,视为别物。”由此可以推断他()
①实为明治维新的中坚力量②认为东西文化间可以调和
③其思想与洋务派主张类似④深受中国程朱理学的影响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9世纪以来,一些亚非国家进行了近代化改革,其中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颇具代表性。这两次改革相同之处有()
①废除哈里发制度 ②进行军事改革③建立近代工业 ④实行教育改革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表是19世纪中叶俄国与英国生铁产量对比表,对该表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俄国 |
英国 |
比例 |
|
生铁 |
26万吨 |
385万吨 |
1/15 |
A.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落后于西欧主要国家
B.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发展
C.农奴制度是导致俄国落后的深刻根源
D.俄国矿产资源缺乏
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时,俄国版图大约为280万平方公里,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国版图已扩大到2200多万平方公里,增大了7.8倍。对此,马克思曾说:“彼得一世确实是现代俄国政策的创立者”这里的“现代俄国政策”是指()
A.资本主义政策 | B.侵略扩张政策 |
C.强化君主专制政策 | D.欧化政策 |
宗教改革时出现的新教,英文为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这里的“抗议”是指( )
A.抗议《圣经》的权威 | B.抗议国王的权威 |
C.抗议天主教会的权威 | D.抗议贵族的权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