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素有文史不分家的传统,古人喜欢以诗咏史。中国诗词歌赋是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理解、接受的一种形式,是沟通现代与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桥梁,也为我们的历史学习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下列诗词与历史事件搭配不符的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开元盛世 |
| B.“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虎门销烟 |
|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红军长征 |
| D.“延安宝塔光四射,抗日阵线众志城”——抗日战争 |
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发展的轨迹,下列标语、口号记录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历史的是()
| A.“变法图强” |
| B.“民主、科学” |
| C.“打倒列强,除军阀” |
|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雷颐说::晚清的悲剧就在于没有大灾难,统治者就不会主动变革,非要在一场大灾难以后才不得不变革。下列说法能够验证此结论的是()
| A.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 |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进行了洋务运动 |
| C.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进行了辛亥革命 |
| D.《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推行了新文化运动 |
2015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5周年,对于这场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战争。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是()
| A.中英战争 | B.通商战争 |
| C.夷匪战争 | D.鸦片战争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世界格局演变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不符合史实的有
| A.1919年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建立了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
| B.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四国条约》等条约——建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
| C.1949年北约建立、1955年华约建立——标志着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格局的形成 |
| D.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的格局正式形成 |
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其中的“两个大国”是指
| A.美国、日本 | B.美国、苏联 |
| C.英国、法国 | D.中国、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