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整个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的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第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崛起过程中先后遇到过哪些重大的问题?举两例。
材料二 应美国副总统拜登邀请,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于2012年2月13日至17日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习近平就下阶段中美关系发展提出五项建议,“坦诚相待,加强对话沟通;与时俱进,扩大务实合作;相互尊重,增进战略互信;面向未来,密切人民交往;加强协作,携手应对挑战。”
(2)材料二反映出中国新时期对美国的外交策略。为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什么原则?
材料三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摘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3)阅读材料三,指出美对西欧的经济政策是什么?并分析美国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摘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演说
(4)材料四中所说的“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指的是什么?
试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点。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3)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材料1:“明朝派郑和七次下西洋,他们的足迹到达南洋与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材料2:嘉庆皇帝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1)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明、清两朝采取了什么不同的对外政策?
(2)这两种不同政策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后果?这种结果对你有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1)这部条约名称是什么?何时签订的?
(2)这部条约鉴订前,俄军曾在什么地方两次被打败?(2分)
(3)这部条约的签订有什么历史意义?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唐太宗是如何“以史为镜”“以人为镜”的?
(2)唐太宗“以人为镜”对你有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