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是小刚第3次实验测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6N钩码从A位置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 位置上升到B' 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
实验次数 物理量 |
1 |
2 |
3 |
钩码重G/N |
4 |
4 |
6 |
钩码上升高度h/m |
0.100 |
0.100 |
a |
绳端拉力F/N |
1.8 |
1.4 |
b |
绳端移动距离s/m |
0.300 |
0.500 |
c |
机械效率η |
74% |
57% |
d |
甲 乙
(1)实验时,应将弹簧测力计 向上拉动.
(2)据图将表格补充完整b = ______N;c = ______m;d = ______%.
(3)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2是用图中的__________(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
(4)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_____________有关.
(5)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对于同一滑轮组,被提升物体所受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6)小李想到计算机械效率还可用,于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重,代入上式计算后发现比实际测得的机械效率值偏大,原因是实际测量中还包含克服_________做的功.
(1)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a点滑至b点(如图甲),是因为木块具有;木块能停在b点,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填“左”或“右”)的摩擦力作用.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乙).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填“左”或“右”),大小是N
(2)小明乘坐大厦内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的.匀速上升过程中,他的动能,重力势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强值实验如图甲所示,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2)质地均匀的小球漂浮于水面,如图丙所示.切掉小球露出水面的部分,小球剩余部分的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小球剩余部分浸没于水中,松手后它将(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以下是小明和小杰写的一份探究报告.
问题: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猜想: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实验器材:两节干电池,2.5V小灯泡两个,电流表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进行实验:
(1)小明连好了实物电路,合上开关,电流表指针偏向零刻度线左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改进办法是.
(2)如图,改进后小明测出了支路中的电流,准备拆除电路重新连接以便测干路电流,小杰只变换了一根导线的一个线头就测出了干路中的电流,请在图中用笔画线画出改动的导线
①先在原导线上打“×”,②再更改接法.
(3)实验结束后小杰记录A、B、C各点的电流值如下表所示,得出了结论:
(1)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相等(2)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A点电流IA/A |
B点电流IB/A |
C点电流IC/A |
0.3 |
0.3 |
0.6 |
请你对上述结论进行评价,写出两点评价意见:
①②
小芬同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其在平衡,目的是。如果小芬同学做实验时发现杠杆左高右低,则她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调,或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调。
(2)小芬同学根据图示实验装置测得的一组数据,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错误结论,你认为小芬同学在探究中存在的问题是:
①;
②。
(3)图示装置中的杠杆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芬同学在杠杆两侧各增加一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则()
A.杠杆仍在图示位置静止 | B.杠杆将顺时针方向转动 |
C.杠杆将逆时针方向转动 |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
(4)如果小芬同学将杠杆支点右侧的钩码全部拿走,改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杠杆支点的左侧,则必须、地拉住弹簧测力计才能使实验顺利进行。
如图所示,学下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方案:三个相同的木桩插在沙坑里,露出沙坑的高度相同,如甲图所示。取三个铁块从空中静止释放后撞击木桩,木桩陷入沙坑,如乙图所示。
(1)在此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
(2)见图,若hA=hB>hC,mA<mB=mC,那么:
比较A、B情况,说明。
比较B、C情况,说明。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