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是小刚第3次实验测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6N钩码从A位置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 位置上升到B' 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
| 实验次数 物理量 |
1 |
2 |
3 |
| 钩码重G/N |
4 |
4 |
6 |
| 钩码上升高度h/m |
0.100 |
0.100 |
a |
| 绳端拉力F/N |
1.8 |
1.4 |
b |
| 绳端移动距离s/m |
0.300 |
0.500 |
c |
| 机械效率η |
74% |
57% |
d |

甲 乙
(1)实验时,应将弹簧测力计 向上拉动.
(2)据图将表格补充完整b = ______N;c = ______m;d = ______%. 
(3)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2是用图中的__________(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
(4)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_____________有关.
(5)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对于同一滑轮组,被提升物体所受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6)小李想到计算机械效率还可用
,于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重,代入上式计算后发现比实际测得的机械效率值偏大,原因是实际测量中还包含克服_________做的功.
近视程度不同的同学需要佩戴焦距不同的眼镜。为了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 ”字样的光源代替可视物体,光屏模拟视网膜。选用如图乙所示的2号凸透镜模拟晶状体,打开“ ”光源,调节各个元件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正常眼睛的视物模型便组装完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模拟近视眼视物情况,选择图乙中的 (填序号)号透镜替代2号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2)用如图丙所示的水透镜模拟近视眼矫正视力。应将水透镜置于光具座上的 (选填“A”“B”或“C”)点,缓慢调节水透镜中的水量,当水透镜形成焦距合适的 透镜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得到改善;
(3)更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模拟近视程度更严重的眼睛晶状体,为了改善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实验时需要用注射器 (选填“抽取”或“注入”)适量水;
(4)根据上述实验,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应选择焦距更大还是更小的透镜来矫正呢? ,请结合透镜对光的作用来分析选择的理由: 。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

|
实验序号 |
电阻 |
电流 |
|
1 |
5 |
1.2 |
|
2 |
10 |
0.6 |
|
3 |
15 |
0.4 |
|
4 |
20 |
|
|
5 |
30 |
0.2 |
(1)由图甲可知,电压表与定值电阻 的连接方式是 联。根据滑片位置判断,此时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直接闭合开关进行实验;
(2)更换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发生改变。若要控制R两端电压不变,应通过下列哪一操作后再记录数据: (填字母序号);
A.电流表与电压表交换位置
B.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3)当 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表格空白处应记录的电流为 ;
(4)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得结论: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
小华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时,定值电阻 有 、 、 三种规格, 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 不变。

(1)为能完成实验,用笔画线将图甲连接完整。
(2)小华首先将阻值为 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如图乙所示,其原因可能是 。
(3)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 ,当电压表示数为 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作为第一组数据;接下来用 的电阻替换 的电阻做实验,移动滑片 ,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A时,作为第二组数据,然后将 的电阻替换 的电阻继续实验,并正确记录数据,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得出: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丽将一个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逐渐使其浸入水中,实验过程和对应的实验数据如图甲、乙、丙、丁、戊所示。

(1)由图甲、丙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
(2)分析图甲、乙、丙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填“排开液体”或“物体”)的体积有关。
(3)分析图 可知,物体所受浮力与它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无关。
某同学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实验前调整器材时,图甲中应该先调节 (填“A”或“B”)的高度。
(2)图乙是两组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Ⅰ和Ⅱ,由图线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由图还可以知道,沸腾前Ⅰ、Ⅱ两条图线不重合的原因是水的 (填“初始温度”或“质量”)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