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芬同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其在 平衡,目的是 。如果小芬同学做实验时发现杠杆左高右低,则她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 调,或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 调。
(2)小芬同学根据图示实验装置测得的一组数据,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错误结论,你认为小芬同学在探究中存在的问题是:
① ;
② 。
(3)图示装置中的杠杆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芬同学在杠杆两侧各增加一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则( )
A.杠杆仍在图示位置静止 | B.杠杆将顺时针方向转动 |
C.杠杆将逆时针方向转动 |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
(4)如果小芬同学将杠杆支点右侧的钩码全部拿走,改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杠杆支点的左侧,则必须 、 地拉住弹簧测力计才能使实验顺利进行。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小的电路,已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电源电压为
(1)根据图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将图乙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连线完成后,闭合开关 前,甲图中滑片 应该位于滑动变阻器的最 (选填“上”或“下”
(3)小明闭合开关 ,移动滑片 ,发现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始终为 ,其故障原因是小灯泡 所在的支路发生 (选填“短路”或“断路” ;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片 的位置,当电压表示数为 时电流表示数为 ,则小灯泡额定功率为 ,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 。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同一辆玩具小车两次不同运动的频闪照片,频闪灯的闪光时间间隔为 ,图中数字的单位为 。根据照片记录的小车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小车做 直线运动,乙图中小车做 直线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 ;
(2)甲图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乙图中小车前 内的平均速度是 ;
(3)物体的运动情况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丙中能反映甲图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选填“ ”或“ ”
利用容积为 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可粗略测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的原理是 ;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这样做的目的是 ,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3)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缓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4)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长度为 ,这样就不用测活塞的直径也能算出活塞横截面积;
(5)则大气压的值为 ;
(6)提出提高该种测量大气压值精确度的一条建议: 。
小明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使用的器材如图(甲 所示。电源电压不变, 为定值电阻。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交叉)
(2)由于导线中的电流可能与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系,所以,在本次实验中应该保持 不变;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起到 的作用;
(3)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 ,合上开关前,变阻器滑片 应该处于图中 端(选填:“ ”或“ ” ;
(4)某次实验电压表示数如图(乙 所示,电压为 ;
(5)通过实验,他得到如图(丙
所示的
图象,根据此图象,他初步得到实验结论: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
小洋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
的电阻值,他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 |
1.2 |
1.8 |
2.4 |
电流 |
0.36 |
0.5 |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未完成的电路补充完整。(要求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选填“断开”或“闭合” 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最 (选填“左”或“右” 端的位置。
(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较小的示数,且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字母)
.电阻 断路 .电阻 短路
.滑动变阻器短路 .滑动变阻器接了下面的两个接线柱
(4)小洋排除故障后,重新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表格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第一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是 .通过计算,该定值电阻的阻值约是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