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是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而正是当年的林肯解放了黑人奴隶,今天当年被解放了的黑奴的后裔要来拯救美国了。请阅读美国第44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2008年11月06日的竞选获胜演说词(节选):
今天晚上令我难忘的却是在亚特兰大投票的一名妇女:安·尼克松·库波尔。她和其他数百万排队等待投票的选民没有什么差别,除了一点:她已是100多岁的高龄。
她出生的那个时代奴隶制度刚刚结束;那时路上没有汽车,天上也没有飞机……她是黑人。
今天晚上,我想到了她在美国过去一百年间所经历的种种:心痛和希望;斗争和进步……
当30年代的沙尘暴和大萧条使人们感到绝望时,她看到一个国家用新政、新的就业机会以及对新目标的共同追求战胜恐慌。是的,我们能做到。
当炸弹袭击了我们的港口、暴政威胁到全世界,她见证了一代美国人的伟大崛起,见证了一个民主国家获得拯救。是的,我们能做到。 ……
人类登上月球、柏林墙倒下,世界被我们的科学和想像连接在一起。今年,在这场选举中,她用手指触摸屏幕投下自己的选票,因为在美国生活了106年之后,经历了最好的时光和最黑暗的时刻之后,她知道美国如何能够发生变革。是的,我们能做到。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那位106岁高龄的美国妇女出生的 “那个时代”指的是美国历史上的什么时期?“结束”“奴隶制度”的重要法律文件是什么?
(2)文中提到的“30年代”“大萧条”指的是什么事件?
(3)文中提到的“新政”领导人是谁?
(4)文中“炸弹袭击了我们的港口”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标志性的意义?
(5))文中提到的选举制度,主要得益于美国的哪部宪法?
阅读材料并回答:
1963年美国著名黑人运动领袖马丁 路德 金发表了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他说:“100年前,签署了《解放宣言》,但是,100年后,黑人依然没有获得自由。100年后,黑人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声中,在种族歧视锁链的束缚下,依然过着悲惨的生活。100年后,黑人依旧呻吟在美国社会的底层。……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人人生而平等。’……”
(1)材料中所说的《解放宣言》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这个宣言的颁布起了什么作用?(5分:2+3)
(2)依据材料,分析美国南北战争后美国黑人的处境如何?
(7分)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回顾两次世界大战,它既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引起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大军事集团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大军事集团?一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材料二:在那场战争中,苏联军民的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慨,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胡锦涛讲话
(2)材料二中的提到“世界反法斯西战争”,标志着世界反法斯西联盟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二中胡锦涛认为苏联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请你写出苏联在这场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哪场重要战役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材料三:爱因斯坦在二战后期表示: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甚至懊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核武器研制成功在二战中的历史作用是什么?爱因斯坦懊悔的原因是什么?
(9分)历史证明,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创新促进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创新]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好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材料一中“列宁的思路”指的是哪一政策的实施?“苏联模式”的形成和苏联哪一任领导人有关?
材料二罗斯福1933年在就职总统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2)演说中的感叹反映了美国当时正处于什么局面?为应对这种局面美国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该政策有什么典型特点?(4分)
[科技创新]
材料三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和交往手段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
(3)哪个国家首先造出了用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谁在1885年用内燃机为动力试制汽车成功?
[自我创新]
(4)现代高科技在推动人类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我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时,要积极防范其消极影响。请你结合现实生活的事例简要说明.
古代政治制度创新对我国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1) 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他推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2)材料二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3) 从材料二看,这种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优点)?
材料三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古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引自《元文类》卷
(4)材料三记载的是什么制度?请引用材料中的话予以说明,元朝建立这种制度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欧洲的兴衰”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也参加进来吧。
【崛起篇】 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三大革命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到19世纪末,形势发生了变化,科学不再处于附属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
(1)英国科学家牛顿为“科学革命”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他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法国大革命在“政治革命”中地位突出,哪一事件揭开了它的序幕?
(2)材料中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哪个国家,其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到19世纪末,欧洲哪个国家在利用科学 “改造”和“创造”工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衰落篇】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已使欧洲筋疫力尽,经济上衰弱的生存能力已使欧洲无法决定自己的未来。……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
(3)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 在这次战争中使欧洲“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的会议是什么?
【复兴篇】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4)根据材料,90年代欧洲联合的表现是什么? 这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从欧洲的兴衰沉浮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