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秋:一曲清歌动九城
章诒和
①程砚秋有几个嗜好。
②他喜欢酒,也爱抽烟。前面说,他是酒嗓,所以他不忌酒。导演吴祖光曾说:“唱了一辈子旦角的程砚秋却有着典型的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派。这也表现在他的日常生活和嗜好方面。譬如他抽烟抽的是粗大的烈性雪茄烟,喝酒也喝烈性的白酒,而且酒量很大,饮必豪饮。”
③程砚秋最喜欢看电影,凡有名片上演,他是从不错过。他外出喜欢穿中国长袍,这与经常西服笔挺的梅兰芳,大不相同。所以,人们看见他是长袍一袭,手提一只公文包进电影院。程砚秋多半是坐在楼上后排,有人怀疑他是远视,也有人认为他是怕别人认出自己。
④程砚秋的另一个爱好是打太极拳。他不但打得好,功夫了得,且极有研究。看过《春闺梦》的观众,就能从那段表现梦中情景的动作里,领略他的太极功夫。举手投足之妙,与今天电影的“慢镜头”一般无二。再加上且歌且舞,居然能唱完这一段[南梆子]之后,神色自如,不喘气,不出汗。这凭什么呀?就是凭他的唱工、做工和太极功力了。
⑤说到程砚秋的男子汉血性,就一定要讲他和日本人的斗争。1937年,日军进城,北平沦陷。日本人找北平梨园公会,要其组织艺人为捐献飞机唱义务戏。程砚秋:“我不能给日本人唱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我一个人不唱,难道就有死的罪过?谁愿意去唱谁就去唱,我管不了。”第二年,梅兰芳隐居香港,余叔岩沉疴难挽,杨小楼病逝。程砚秋继续支撑着舞台直到1942年,他不与伪政权合作,不唱义务戏,不去满洲国,剧场不留“官座”,这引起了当局的不满,迫害也就接踵而至了。程砚秋聪颖过人,也坚毅过人。1943年的8月,当得知金仲荪夫妻患病又遇房东催逼搬家的消息,他在电话里劝金先生不要太悲观,说:“好戏还在后头,墨索里尼暂时休息,希特勒唱累了休息为时恐也不远了。”
⑥面对种种非难,他决定息影务农。1943年3月,程砚秋先后在北京海淀、青龙桥物色乡居房屋,弃艺务农。紧张耕作,闲来读史临帖,这是程砚秋务农时期的日常生活内容。应该说归隐西山,在程砚秋是蓄志已久的。早年他在上海演戏的时候,就曾请老画师汤定之作《御霜图》,预示着入山隐退之意。诗人周今觉为《御霜图》题诗四首。其中的一首是这样写的:“一曲清歌动九城,红氍毹衬舞身轻。铅华洗尽君知否?枯木寒岩了此生。”在他心里,息影舞台、安于农事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归宿。用他自己话来说,就是:“所谓好花看到半开时,何况是快落之花呢。”但人又是复杂的,在以耕读为业的同时,他并未忘怀舞台。“不唱可惜呀!”这话传到程砚秋耳朵,又颇感欣慰,觉得不枉自己多年苦练习。他时常对梨园界朋友折简相召,大家天南地北地纵谈艺术,其乐陶陶。剧作家翁偶虹是他乡村居所的常客。程砚秋不止一次地提醒翁先生请多留心,遇到适合于自己演唱的材料,希望仍能编写为剧。为此,他解释道:“我现在虽然不登舞台,但是仓库里的后备物资,不能漠然视之。有朝一日,阴云消尽,我还是要为京剧服务。”
⑦程砚秋归隐西山时,曾将自己喂养的鸽子分赠好友,一年后,一只鸽子忽然飞回程家,这令他惊喜又感慨。有朋友说:鸽子归巢,说明他谢绝舞台的日子快结束了。果然,日本投降后他搬回城里,立刻着手恢复演出的事宜。选自《中华读书报•伶人往事》作者为什么从程砚秋的几个嗜好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一曲清歌”既写出了程砚秋动人的歌声,也写出了他如歌的人生。请结合全文,概括程砚秋这位艺术家的特点。(5分)
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程砚秋等老一辈艺术家给你的人生启迪。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
生死攸关的烛光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②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严密的搜查。
③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性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④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⑥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⑦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这篇小说的高潮在。根据情节的四个组成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下面段落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⑥/⑦ | B.①/②/③——⑤/⑥⑦ |
C.①②/③/④⑤/⑥⑦ | D.①②/③——⑤/⑥/⑦ |
2、第⑤段中加点词“厄运”在文中具体指:
;
(用原文中话回答)。
3、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的修辞方法,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时既又的复杂心理。
4、为了保护秘密情报,母子三人配合默契,他们采取的具体行动是:伯诺德夫人□□□□,□□□□(所填字数不超过所限的格数。下同。)大儿子杰克□□□□,□□□□;小女儿□□□□,□□□□。这些具体的行为描写,表现出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强烈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
父亲的爱
[美]艾尔玛邦贝克
①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②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
③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④在我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⑤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开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⑥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爹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⑦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⑧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接。”
⑨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⑩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非——
⑾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示能察觉?
1、本文叙述父亲在“我”成长历程中对“我”态度时,总要提及妈妈的做法,从表现手法看,这是一种□□□□(所填字数不超过所限的格数。下同)的手法。如写对待“我”偷糖果的错误时,以妈妈对子女错误□□□□态度来衬托父亲对子女的□□□□,突出了父亲“爱子有方”的美好形象。
2、第3段中画线句子中的情态描写“叫嚷”一词不能删去的理由是
第6段中“他只是微笑”这一神态描写,表明
。
3、文中父亲表达“父爱”的方式是:□□□,□□□;其父母的原则是□□□□,□□□;□□□□,□□□;□□□□,□□□。
4、“我”长大后已经感受到了父亲的爱深沉有益,胜似母爱,可文末却明知故问,以“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收尾。这样写的深刻含义和作用是:①
②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历经近30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简称LHC)按计划即将投入运行。它将会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让两束粒子流撞击,模拟出宇宙大爆炸后的状态。宇宙大爆炸学说是目前影响力最广的宇宙起源学说,产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但宇宙是否真的起源于大爆炸,至今仍缺乏足够的令人信服的证据。科学家们将在LHC对撞实验中加速粒子并使它们相撞,创造出与宇宙大爆炸之后万亿分之一秒时的状态类似的条件,接着细致分析撞击产生的残骸,从而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大型强子对撞机”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它位于法国和瑞士边境地区的地下100米深的环形隧道中,隧道全长26.659千米。如果“开足马力”,数以百万计的粒子将在环形隧道内产生每秒11245圈的速度,约等于光速的99.99%。为避免粒子流与气体分子发生碰撞,粒子流都在超高真空的“通道”内运行,其间如同星际空间一样“空旷”,气压仅为10-13个标准大气压,是月球上大气压的十分之一。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个既极端热又极端冷的机器。当两束粒子流对撞的时候,碰撞点将产生极端高温,可以达到太阳中心温度的10万倍。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采用了超流体氦冷却等手段,对撞机中粒子运行的加速腔在工作时温度仅为零下271.3℃,比宇宙深处还要冷。不过,自LHC建立之初,反对的声音就一直没有平息过。更多的担心集中于黑洞——根据各种版本的弦理论,黑洞可能会在对撞机上显现。为此,两位科学家甚至把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告上了法庭,他们认为实验可能会制造出能吞噬地球的黑洞或粒子,比如“杀手奇异子”。如果一种奇异子十分稳定并且带有负电,它们就有可能“吞下”普通物质的原子核,并将其转变为“奇异物质”,最终一系列危险的连锁反应会毁灭整个地球。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有可能制造出大量微型黑洞,帮助理论物理学家研究物质和时空的一些基本性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布朗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说,大型强子对撞机可能以每秒1个的速度制造大量极为微小的黑洞。黑洞是把大量质量压缩在极小的空间里形成的引力场极强的天体,它能够吞下周围所有的东西。而大型强子对撞机能把大量的能量压缩在很小的空间里,也会形成黑洞。这种黑洞的体积还不到一个原子核的百万分之一,只能生存很短的时间。一般说来,物质只能掉进黑洞,而不能离开。但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曾经预言,黑洞会以一种特殊辐射的形式“蒸发”。对由质量巨大恒星形成的普通黑洞来说,这一过程极为缓慢。但大型强子对撞机制造的微小黑洞可能会像雪花一样迅速消融。对大型强子对撞机特点功能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位于百米深的地下,高速运行时能让粒子流撞击,模拟出宇宙大爆炸后的状态。 |
B.它工作起来产生的高温将达到太阳中心的10万倍,而一旦用超流体氦冷却等手段后,加速腔的温度只是零下二百多度。 |
C.当粒子流在超高真空的通道中运行时,气压仅为月球大气压的十分之一。 |
D.它会用接近光速的速度,让粒子流撞击,以产生吞噬地球的黑洞或粒子。 |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宇宙大爆炸学说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这个宇宙起源说影响面最大,但并非不容置疑。 |
B.天体黑洞把大量质量压缩在极小的空间里,形成较强的引力场,用以吸引其它的物质。 |
C.有科学家认为,如果一种奇异子十分稳定并且带有负电,它们就可能具有吞下普通物质的原子核的能力。 |
D.大型强子对撞机将制造出大量极为微小的黑洞,但它们会迅速消融,这点不同于天体黑洞。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两位科学家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告上法庭一事,可知科学家对人造黑洞的未来看法不一。 |
B.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最大”“最空旷”“最冷又最热”等惊人功能,昭示着人们长久的艰辛付出有了回报。 |
C.因为大型强子对撞机可能以每秒一个的速度制造出的大量黑洞极为微小,所以它不可能具有揭示宇宙之谜的功效。 |
D.真正的天体黑洞是由质量巨大的恒星形成的,而行星则不论质量大小都不可能形成黑洞。 |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的纤毛柱状上皮内进行复制,释放后再侵入其他上皮细胞。受染的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和脱落,局部有炎症反应,一般不发生病毒血症。两周后上皮细胞重新出现和修复。流感病毒偶尔可以进入下呼吸道导致肺炎,其病变特征为肺脏充血、水肿呈暗红色,气管与支气管内有血性分泌物。潜伏期1—2天,短者仅数小时。
流感可分几种。单纯型流感属于最常见的一种,杀伤力不大;第二种是流感病毒性肺炎.少部分病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病变沿上呼吸道向下蔓延累及肺实质,引起肺炎,很多患病者会在5—10日内发生呼吸与循环衰竭而死亡;第三种是中毒型和胃肠型流感,这种类型较为:少见,主要表现为高热及循环功能障碍,血压下降,可出现休克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征候,病死率高。1918—1919年的那次流感属于第二类,因而死亡人数极多。
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而且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具有良好的复制能力。这也是它容易造成巨大伤害的原因。流感流行除了流感病毒变异很大,每次引起大流行都有变异而造成巨大的杀伤力外,与我们过去和现在都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对付流感病毒也有关。另一方面,每次流感流行都与人们轻视这种疾病和没有做好隔离有关。同时流感流行具有隐蔽突袭的特点,颇有“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的特征,来时无影,去时无踪,往往突然爆发,迅速蔓延,危及面广,因而容易造成较大伤害。
而患流感后的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流感可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是继发细菌感染,如咽喉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因为病毒感染破坏了呼吸道上皮细胞,损害了呼吸道的自然防卫功能,致使致病细菌乘虚而入,并在局部聚积,引起感染。很多人都是从流感开始,继发肺炎,最后导致死亡。
当然,患过流感和未患过流感的人产生的免疫力不同。一般而言,尽管流感病毒变异较大,但患过流感的人对相同或相似病毒株所引起的流感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比如,1977年“俄罗斯流感”,病毒株是H1N1流感病毒,主要侵袭1957年以后出生的人,因为他们身上没有对抗这病毒的抗体。而出生于1957年前的人经历过H1N1型病毒的侵袭,体内会产生抗体,因而对于1977年再次出现的甲型流感H1N1病毒株感染具有免疫力和抵抗力。
(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不属于流感病毒容易造成巨大伤害的原因的一项是()
A.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和良好的复制能力。 |
B.流感病毒变异很大,往往没有有效药物应对。 |
C.流感病毒传播具有隐蔽突袭的特点,让人防不胜防。 |
D.流感病毒常常进入下呼吸道引起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人体内,受流感病毒侵害的器官是上下呼吸道。 |
B.流感病毒沿上呼吸道进入下呼吸道导致肺炎。 |
C.患感冒后,呼吸道的自然防卫能力就会丧失。 |
D.中毒型和胃肠型流感虽然少见但病死率高。 |
根据文章的意思,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重视流感的危害,及时进行隔离防护,就能有效控制疫情传播。 |
B.患过流感的人,在相同或相近似的病毒株所引起的流感发生时,不会生病。 |
C.流感病毒变异很大,所以防治流感用的流感疫苗也要不断地更新。 |
D.单纯型流感即使没有进行治疗,流感的症状一般两周后也会自然消失。 |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4题
把栏杆拍遍
①辛弃疾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规,南下临安亲自联络。此时他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②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规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③应该说,吸气及的词不是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片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深厚名。可怜白发生。
④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之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只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泰”、“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的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⑤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段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王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我曾专门到南京寻找过一个辛公拍栏杆处但人去楼毁,早已了无痕迹,唯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
⑥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了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⑦辛弃疾南规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在他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有37次频率调动。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着地去工作:练兵、筹款,在吧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你想这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
19.解释第②、③段中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南规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
(2)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第④段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题目是“把栏杆拍遍”文中也多次写到拍栏杆,请简述辛弃疾“拍栏杆”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纵观全文,作者认为辛弃疾的词哪些特点?请简要从内容、情感、气势等方面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