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说:“公民们都应遵守一邦所定的生活规则,让各人的行为有所约束,法律不应该被看作(和自由相对的)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他强调的是 ( )
| A.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
| B.法律必须严格约束公民个人行为 |
| C.法律的权威与个人自由相互对立 |
| D.城邦公民享有充分的民主自由权 |
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反映出美国对华政策的新动向是
| A.强调中美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 | B.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 |
| 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 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
法里德·扎卡里亚是美国《新闻周刊》有影响的国际版编辑。他在《后美国时代》中写道: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对他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牢牢控制着国际事务
②新兴国家崛起,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③欧盟对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④俄罗斯日渐衰落,对国际事务影响力日渐减小
| A.②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①④ |
阅读《全国法院行政案件统计表》,表中的现象反映的是
| A.法律在规范政府行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
| B.中国已建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
| C.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完全得到保障 |
|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
2009年,影片《建国大业》热播,一个个动人的场面,一句句经典的台词,一个个熟知的人物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出现了毛泽东与蒋介石在一起的画面(如下图),当时两人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 A.合作抗日 | B.军队国家化 | C.和平建国 | D.政治民主化 |
《东史郎日记》(日):“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上述材料属于
| A.文献证据 | B.实物证据 |
| C.口传证据 | D.以上都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