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图沿赤道3个经度的长度为33.3cm,该图的比例尺为
| A.1∶100,000 | B.1∶300,000 |
| C.1∶1,000,000 | D.1∶3,000,000 |
下图是30°N地区几种朝向的窗户内每天可能受到的太阳直接照射的时间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该地区住宅窗户的下列朝向能使室内冬暖夏凉的是()
| A.北 | B.东南 |
| C.南 | D.东北 |
如果该地区住户窗户朝向西北,室内受到太阳直接照射的时间最短的季节,游客可在()
| A.新疆摘葡萄 | B.浙江采梅子 |
| C.江西观桃花 | D.重庆赏腊梅 |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教学大楼四周日照情况进行观测。如图示意某日教学大楼楼影分布,图中阴影部分为日出、日落时的楼影。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该日接受日照时间最长的地点是()
| A.甲 | B.乙 |
| C.丙 | D.丁 |
该日当地的昼长约为()
| A.3小时 | B.15小时 |
| C.9小时 | D.18小时 |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下列小题。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后,给下游地区带来的危害是()
| A.泥沙淤积河、湖,洪水排泄不畅,致使洪涝灾害频繁 |
| B.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
| C.气候恶化,导致全球变暖 |
| D.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 |
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四月、七月 | B.四月 |
| C.七月 | D.十一月 |
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分解者 | B.缺少枯枝落叶 |
|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 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
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回答下列小题。
| 东部经济地带 |
中部经济地带 |
西部经济地带 |
||||
| 平均值 |
广东 |
平均值 |
湖北 |
平均值 |
青海 |
|
| 1984年 |
2.33 |
5.22 |
2.51 |
7.62 |
4.96 |
10.26 |
| 1997年 |
1.99 |
3.85 |
2.32 |
5.88 |
4.17 |
8.39 |
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 A.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 |
| 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 |
| 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
| 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
造成从1984年到19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
| A.①③ | B.①② |
| C.②④ | D.①④ |
客流强度用来反映城市间联系的密切程度。下图为安徽省内各市每日发往合肥的客流强度及客流比例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客流强度与城市规模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下列城市中规模最大的最可能是( )
| A.六安市 | B.黄山市 |
| C.马鞍山市 | D.宣城市 |
据图中信息,可判断( )
| A.黄山市发往合肥的客流强度和发往合肥客流量占该市出发客流比例均较低 |
| B.皖北地区人口数量少,经济发展水平高 |
| C.六安市距离合肥市较远,两城市间联系的密切程度高 |
| D.合肥市位于皖中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