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看似杂乱无章的东西,其内部往往包含着一
定的规律性。
①写出下列化学式的排列规律(标准):NH4Cl、N2、NO、NO2、HNO3
                                          
②请你再自选两种标准重新排列上述五个化学式。
标准1:                           ;排列顺序                         
标准2:                           ;排列顺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A、B、C,回答问题(1)~(3).

(1)实验A中,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2)实验B中,能充分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是 ,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是 
(3)如果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配得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配置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原因是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写出标有标号 a b 的仪器名称: a b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使用的发生装置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中选择 A E 制取和收集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收集完毕后,为了防止水倒吸,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请你用实验方法区别它们:
(1)取适量的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观察到其中一种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另取适量的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紫色石蕊溶液,结果发现无法区别出两种溶液,原因是 
(3)下列物质中,也可以区别这两种溶液的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钠溶液②二氧化碳③酚酞试液④碳酸钠溶液.

如图,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t 1 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2)交点P表示 t 1 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这说明 t 1 时25 g A物质(或C物质)溶解在g水中能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3) t 1 时,30 g B物质投入100 g 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 t 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 1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正(填序号).
A B C B A C B A = C

"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让我们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化学元素、物质组成的表示、物质分类等内容.现有 O , H , C l , N a 四种元素,请你参与下列问题的研究.
(1)现有上述四种元素分别组成的一些物质: N a 2 O H 2 N a O H H C l
请按下列要求将这些物质分类并填空:(填化学式)
①单质;②化合物;③氧化物;④碱
(2)上述四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填序号):

A. B. C. D.

它与上述四种元素中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填化学式).
(3)钠元素形成的一种氧化物可发生如下反应: 2 N a 2 O 2 + 2 H 2 O = X + 4 N a O H ,则 X 的化学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