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民工荒”的惊呼之声占据了媒体的大幅版面。“广东缺100万民工”,“珠三角惊呼民工短缺”。
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和4个市的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有关领导都认为广东省劳动力市场仍是供大于求,就业难与个别企业招工难并存,“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同在;而且表示,广东省的确缺少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但是从来不缺少普通民工。
由于劳动力市场仍然供大于求,许多民工在城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纷纷打道回家。
“回流”,不是自动离弃造成的荒缺,而是被动淘汰后的黯然退出。只是在他们退出之后,高素质的、能满足现实需求的民工尚未及时补上。
由此笔者想到社会学家孙立平的“断裂社会”理论。他认为中国目前的社会是一个断裂的社会,断裂的各层处于不同的发展时代,新创造出的工作位置并不会给失业或下岗者提供多少就业的机会。就拿这次“民工荒”来说,在民工和高素质劳动者之间,又形成了断裂,这是一种“知识断裂”。“断裂”的社会,使经济状况悬殊的各阶层无法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因此导致“知识断裂”。而“知识断裂”的结果之一,就是民工“回流”,就是“民工荒”惊呼。“民工荒”是假的,“知识断裂”的残酷现实却是真真切切的。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三条)
(2)造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工的盲目流动给城市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成民工“回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改变由“知识断裂”而导致的“民工荒”?
如图是我国两个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B地区引进外资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2)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面临着一定困难,其原因有:
(3)近期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给B地区传统出口加工工业带来巨大冲击,今后,该地区出口加工工业该如何
应对?
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多的作物是________,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___________。
(2)小麦、水稻和玉米种植的空间变化分别是什么?
(3)分析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什么? 结合材料二,试分析引起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区位因素。
(10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位于美国东南部的田纳西河流域曾经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后来经过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的治理,从根本上改变了流域落后的面貌。TVA的管理也因此成为流域管理的一个独特和成功的范例而为世界所瞩目。
材料二 下面为黄河某段与田纳西河流域图。
(1)田纳西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试分析其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知,田纳西河与黄河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在我国的河流治理中,最值得借鉴的方面有哪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沙尘暴分布地区及出现次数图”。(如图)
材料二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如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
据材料一回答:
(1)在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自然因素是。
(2)简要分析沙尘暴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据材料二回答:
(3)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区。
(4)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阅读有关地图和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我国的潮汐能资源在沿海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适宜建设潮汐以电站的站址以福建、浙江为最多。
材料二我国部分港口潮差概况(单位:m)
(1)分析福建沿海建设潮汐电站的有利条件。(6分)
(2)指出福建沿海危害最为严重的海洋自然灾害类型及其多发的季节,说明防范措施。(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