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民工荒”的惊呼之声占据了媒体的大幅版面。“广东缺100万民工”,“珠三角惊呼民工短缺”。
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和4个市的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有关领导都认为广东省劳动力市场仍是供大于求,就业难与个别企业招工难并存,“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同在;而且表示,广东省的确缺少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但是从来不缺少普通民工。
由于劳动力市场仍然供大于求,许多民工在城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纷纷打道回家。
“回流”,不是自动离弃造成的荒缺,而是被动淘汰后的黯然退出。只是在他们退出之后,高素质的、能满足现实需求的民工尚未及时补上。
由此笔者想到社会学家孙立平的“断裂社会”理论。他认为中国目前的社会是一个断裂的社会,断裂的各层处于不同的发展时代,新创造出的工作位置并不会给失业或下岗者提供多少就业的机会。就拿这次“民工荒”来说,在民工和高素质劳动者之间,又形成了断裂,这是一种“知识断裂”。“断裂”的社会,使经济状况悬殊的各阶层无法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因此导致“知识断裂”。而“知识断裂”的结果之一,就是民工“回流”,就是“民工荒”惊呼。“民工荒”是假的,“知识断裂”的残酷现实却是真真切切的。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三条)
(2)造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工的盲目流动给城市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成民工“回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改变由“知识断裂”而导致的“民工荒”?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沿赤道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和“相关地区气候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数据,分析A、B两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说明形成原因。
(2)B地区地表形态有何特征?如何形成的?
(3)流经A地区的著名河流与亚马孙河相比较,在水文特征方面有哪些主要不同点?为什么?

读下面甲、乙两区域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乙两图相比较,实际范围较大的是图。
(2)甲图中a河和b河的分水岭是。列举该山脉界线的重要地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
(3)山脉①是___山,此山在我国气候上的重要意义是

(4)甲图中 -10℃ 等温线在②处明显南凸,说明该处气温比同纬度附近地区要_____(高、低),其原因是

(5)根据图中信息及你所掌握的地理知识,比较甲图中C河与乙图中D河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异同。
水系方面:
水文方面:

如图为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河是洲和洲的分界线。
(2)B湖泊附近的优势矿产资源是;制约该地区发展的自然因素是。(4分 )
(3)B湖北部地区地势低平,近年来土地盐碱化问题在日益加剧。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读图回答:

(1)图中城市所在半岛分别为:孟买,曼谷
(2)图中所示气候类型均为气候。
(3)比较说出两地气候特征的共性与差异性
(4)曼谷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5)分析孟买所在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P1、P2两地的气温T1、T2值范围°C<T1<°C;
C°<T2<C°。
(2)导致该地区等温线如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3)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地形特征:属于属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