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下列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 用蒸发皿进行加热蒸发实验时,不垫石棉网。
B.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迅速用NaOH溶液清洗,再用水洗。
C. 闻气体气味时,用手在容器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中。
D. 使用分液漏斗和容量瓶时,首先检查是否漏液。
E.做实验时,剩余试剂一律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2) 最近媒体报道了多起卫生间清洗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与“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根据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产生氯气的原因:               
(3) 已知向四羟基铝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氢氧化铝生成。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不能使用该方法制取A1(OH)3,理由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请你另举出一种用氯化铝溶液制取A1(OH)3的合理方法,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据有关报道。目前已能冶炼出纯度高达99.9999%的铁,下列关于纯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硬度比钢小,熔点比钢高              B.不能与盐酸反应
C.与不锈钢成分相同                          D.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
(5)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时停止加热,所得分散系的分散质大小范围是                
(6)合成氨工业生产中常用铁触媒做催化剂,其主要成分是FeO、Fe2O3。已知某铁触媒中,铁、氧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其中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             。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热化学方程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10k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为5×105kJ,试写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1mol液态水气化时需要吸收44kJ的热量,则反应的ΔH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1价)和S(+6价)的速率如图曲线所示,已知ClO3的氧化性随c(H+)的增大而增强,有关方程式为:
ClO3+3 HSO3Cl+3 H+ +3 SO42

(1)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
(2)反应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如图所示,已知G 、A分别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化合物,E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具有漂白性,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分别写出A、C、D、F、E的电子式:A、C
D、F、E
(2)电解G 、A的混合物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同时在两电极附近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阴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3)C和D反应可以生成一种强酸盐和生成一种弱酸盐写出方程式该弱酸盐具有
性,常用于杀菌消毒。

在玻璃圆筒中盛有两种无色的互不相溶的中性液体。上层液体中插入两根石墨电极,圆筒内还放有一根下端弯成环状的玻璃搅棒,可以上下搅动液体,装置如右图。接通电源,阳极周围的液体呈现棕色,且颜色由浅变深,阴极上有气泡生成。停止通电,取出电极,用搅棒上下剧烈搅动。静置后液体又分成两层,下层液体呈紫红色,上层液体几乎无色。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上层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下层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搅拌后两层液体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从H+、Cu2+、Na+、SO42、Cl等五种离子中选择适当的离子组成电解质,使之符合下列要求。
(1)以碳棒为电极,电解时电解质质量减小,水量不变,应选用的电解质是________________;
(2)以碳棒为电极,电解时电解质质量不变,水量减少,应选用的电解质是_______________;
(3)以碳棒为阳极,铁棒为阴极,电解时电解质质量和水量都减少,则应选用的电解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