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下列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 用蒸发皿进行加热蒸发实验时,不垫石棉网。
B.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迅速用NaOH溶液清洗,再用水洗。
C. 闻气体气味时,用手在容器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中。
D. 使用分液漏斗和容量瓶时,首先检查是否漏液。
E.做实验时,剩余试剂一律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2) 最近媒体报道了多起卫生间清洗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与“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根据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产生氯气的原因:               
(3) 已知向四羟基铝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氢氧化铝生成。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不能使用该方法制取A1(OH)3,理由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请你另举出一种用氯化铝溶液制取A1(OH)3的合理方法,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据有关报道。目前已能冶炼出纯度高达99.9999%的铁,下列关于纯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硬度比钢小,熔点比钢高              B.不能与盐酸反应
C.与不锈钢成分相同                          D.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
(5)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时停止加热,所得分散系的分散质大小范围是                
(6)合成氨工业生产中常用铁触媒做催化剂,其主要成分是FeO、Fe2O3。已知某铁触媒中,铁、氧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其中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             。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热化学方程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氨是最重要的氮肥,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课本里介绍的合成氨技术叫哈伯法,是德国人哈伯在1905年发明的,其合成原理为:N2(g)+3H2(g)2NH3(g);△H<0他因此获得了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工业上合成氨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气体
氮气
氢气

熔点(℃)
-210.01
-252.77
-77.74
沸点(℃)
-195.79
-259.23
-33.42


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部分性质见上表:
(1)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小,所以在工业上采取气体循环的流程。即反应后通过把混合气体的温度降低到℃使混合气体分离出来产品;继续循环的气体是
(2)工业上采取用上述(1)操作的目的:

(3)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N2(g)+3H2(g)2NH3(g),在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B.点 c处反应达到平衡
C.点d (t1时刻) 和点 e (t2时刻) 处n(N2)不一样
D.其他条件不变,773K下反应至t1时刻, 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大

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FeO(s)+ CO (g) Fe(s)+ CO2(g)△H>0
(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温度升高,达到新的平衡后,高炉内CO2与CO的体积比(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3)已知1100℃时,K= 0.263。某时刻测得高炉中c(CO2)= 0.025mol/L,c(CO)= 0.1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填“是”或“不是”)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如果“不是”,此时化学反应向方向进行(填“正反应”或“逆反应”)。如果“是”,此空不填。
(4)在一定温度下,10L密闭容器中加入5molSO2、4.5molO2,发生反应2SO2+O22SO3经10min后反应达平衡时有3molSO3生成。试计算:
①O2的转化率为:
②平衡常数K为:

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I2,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

(1)下列实验方案适用于在实验室制取所需SO2的是
A.Na2SO3溶液与HNO3 
B.Na2SO3固体与浓硫酸
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 
D.碳与热浓H2SO4
(2)写出SO2气体通入A中的离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取A中的溶液,分成两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①: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②:往第二份试液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  ,原因是
(4)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
(5)下图为SO2的制备和收集装置图:(夹持仪器省略)

仪器A名称,图中的装置错误的是 (填“A、B、C、D”的一个或多个)
该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是

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SO2转化为SO3的反应为2SO2+O22SO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过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36.5%(密度为1.2g·㎝-3)的盐酸的配制500mL的30%(密度为1.095g·㎝-3的盐酸,所需玻璃仪器是()

A.玻璃棒 B.烧杯 C.托盘天平 D.500mL量筒

E、500mL容量瓶 F、胶头滴管
(3)酸溶及后续过程中均需保持盐酸过量,其目的是

(4)通氯气氧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过程产生的尾气可用碱溶液吸收,尾气中污染空气的气体为(写化学式)。
(5)操作a为、过滤、洗涤、干燥。

(16分)工业“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图如下:

步骤为:
①将海边大量的贝壳煅烧成生石灰,并将生石灰制成石灰乳;
②将石灰乳加入到海水沉淀池中经过滤得到Mg(OH)2沉淀;
③在Mg(OH)2沉淀中加入盐酸得到MgCI2溶液,再经蒸发结晶得到MgCl2·6H2O;
④将MgCl2·6H2O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MgCl2
⑤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可得到Mg。
⑴步骤①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步骤③中的蒸发利用风吹日晒完成,但在实验室中蒸发操作时需要的主要仪器有、酒精灯、三脚架、泥三角、坩埚钳等。
⑶海水中的镁以Mg2+形式存在,设计步骤②③将Mg2+转化为Mg(OH)2又重新转化为Mg2+的目的是
⑷步骤④中的“一定条件”指的是,目的是
⑸上述流程中,在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请写出其中一点:

⑹有同学认为:可以在步骤②后加热Mg(OH)2得到MgO,再电解熔融的MgO制金属镁,以简化实验步骤,体现实验的简约性原则。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